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猪周期”不再有 种猪质量成关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3-31  来源:中国养殖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59
核心提示:“生猪价格在5.4元/斤上下徘徊,一头猪出栏要折本三四百块钱。”近日,单县生猪养殖户季宝金对笔者说。 三年一轮的“猪周期”已不再明显,养殖利润高峰期,每头赚200元至700元,低谷期,每头折本200元至400元。 许多养殖户还记得,2013年春节前猪价走低,历经2014年的“寒冬”,2015年依然“寒气”未尽。 养猪进入“新常态”,养殖户将何去何从? 调查表明,2014年1月初至4月中旬,我市(菏泽市,下同)生猪价格连续16周持续下降,4月中旬降至最低点,之后价格开始回升,至5月中旬,价格连涨4

“生猪价格在5.4元/斤上下徘徊,一头猪出栏要折本三四百块钱。”近日,单县生猪养殖户季宝金对笔者说。  三年一轮的“猪周期”已不再明显,养殖利润高峰期,每头赚200元至700元,低谷期,每头折本200元至400元。  许多养殖户还记得,2013年春节前猪价走低,历经2014年的“寒冬”,2015年依然“寒气”未尽。  养猪进入“新常态”,养殖户将何去何从?  调查表明,2014年1月初至4月中旬,我市(菏泽市,下同)生猪价格连续16周持续下降,4月中旬降至最低点,之后价格开始回升,至5月中旬,价格连涨4周,之后平稳回落,6月中旬开始上涨。临近春节,生猪价格不涨反跌。春节前是猪肉销售高峰期,大量养殖户价格预期较高,存有惜售和观望心理,该出栏的不出栏,造成“压栏”,猪场存栏量大,市场供大于求。  

此后生猪价格一路下跌,4月中旬跌至“冰点价”每市斤不足5元,比当年最高下跌了34%,猪粮价低至红色预警域,养殖户每头生猪亏损300元左右。虽然国家启动了6.5万吨的猪肉冷冻储备,但相比全国每年的猪肉总产量,还是杯水车薪,收储的规模仍明显不足。表现在市场上就是生猪供应量有增无减,猪肉供大于求,价格继续低位运行。  5月下旬,我市生猪价格平稳回落,7月下旬每市斤6.5元。专业人士称,由于当时段猪肉消费仍处于传统淡季,不具备猪价全面恢复上涨的动力。从全国来看,生猪存栏比较稳定、年出栏7亿余头,规模化养殖的出栏量比重大幅攀升,但同时,利润被压缩、盈利微弱。采访中听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夫妻养殖户养了十几头猪,悉心喂养,成本下降,多年来未赔钱。但数百头的规模养殖场,几乎都赔本。  

据悉,国外生猪价格并不高,但利润不低,原因是生产和管理水平高,关键在良种。长期追求数量型发展,忽视对种猪遗传性能的改良,造成了目前种猪遗传性能低下、优质种猪供应不足。我们当地年更新需要的种猪有60%以上依靠外调,正陷入引种—维持—退回—再引种的不良循环。如此,一是造成种猪质量良莠不齐,其次带来极大生物安全隐患,再是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不足16头,严重制约了生猪产业发展。  一位退出养殖业的“大户”告诉笔者,随着消费结构的调整和规模化发展的推进,猪肉的供给已基本满足需求,有的年份会出现供大于求。  2013年春节前走入低谷的生猪价格,到今天的徘徊不前,足已说明产业效益在下降,“猪周期”已不再明显,生猪产业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期,一味追求规模增长的数量型发展方式很难再延续。在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型的过程中,种猪质量成为发展的“关键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