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储备肉或不会影响猪市市场机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8-13  来源:食品商务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28
核心提示:投放储备肉是调控猪价最常用的手段,以前肉价一旦涨的太快了或是重大的节假日,投储就会如约而至,我们看到了消费者喜悦的笑脸,却看不到养猪人悲伤的眼泪。其实有形的手对猪市的调控总觉得有点像把大师兄的紧箍咒移植到二师兄的头上了,然而市场是属于市场的,市场机制才是养猪业最需要的环境。毫无疑问,这轮猪价上涨是前期市场价格长期低迷、养殖户严重亏损后的产能大幅度调整引起的。农业部也表示此次行情具有恢复性和补偿性特征,是市场机制合理作用的结果。这也让广大养殖户稍安勿躁了,能够安下心来管理生产。可见只要猪价不涨的太

投放储备肉是调控猪价最常用的手段,以前肉价一旦涨的太快了或是重大的节假日,投储就会如约而至,我们看到了消费者喜悦的笑脸,却看不到养猪人悲伤的眼泪。其实有形的手对猪市的调控总觉得有点像把大师兄的紧箍咒移植到二师兄的头上了,然而市场是属于市场的,市场机制才是养猪业最需要的环境。毫无疑问,这轮猪价上涨是前期市场价格长期低迷、养殖户严重亏损后的产能大幅度调整引起的。农业部也表示此次行情具有恢复性和补偿性特征,是市场机制合理作用的结果。这也让广大养殖户稍安勿躁了,能够安下心来管理生产。可见只要猪价不涨的太高,市场完全是自由的。

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是,因终端消费不力,近日猪价上涨节奏趋缓,有部分地区生猪价格已经出现小幅下调。分析师姚桂玲表示,“8月份猪价上行之路虽然光明,但可能并不顺利。”一方面,生猪供应量依然偏少,但是较7月底有较明显缓解,生猪收购量依然偏少,养殖户压栏整体偏多,但是较7月底有较明显缓解。另一方面,8月份是高温时节的消费淡季,且猪价上涨过快,终端替代品消费可能增加。此外,因前期猪价大幅上涨,养殖户压栏,价格稍有回落,养殖户可能会集中出栏。

中长期来看,业内人士倾向于认为,供给端失衡非一时可逆转,待后市消费回升,三季度供需缺口拉大将带动猪价继续上涨。不过农业部生猪市场预警专家预计,今年猪价上涨不会出现类似2011年的暴涨行情,主要因为今年以来生猪疫情平稳,生猪出栏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且成本推动因素影响小,供给保障能力也有所增强。

目前北方猪价已经达到9元以上,南方甚至已经出现10元的价位,可见二师兄已经攀升到较高的价位了。基于能繁母猪淘汰彻底以及产能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的背景,下半年我们依旧有较好的盈利空间。不过下半年已经不是供需双低的局面了,由于仔猪补栏增加产能,下半年是供需均增加的局面,因此后市的涨幅不会比之前大,预计到年底前猪价保持高位震荡的概率较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