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省生猪价格强劲反弹,猪价持续快速上涨。据辽宁省动物卫生监测预警中心监测:7月2日全省生猪平均价格为17.47元/公斤,连续4周呈上涨之势,周环比上涨10.1%,同比上涨39.0%。为准确分析生猪产销形势,辽宁省动物卫生监测预警中心组织召开了今年二季度生猪企业联系点座谈会,召集省内部分养殖、屠宰加工企业人员分析目前的生猪市场变化、生产形势及成因,预测后期生产变化趋势。
一、产能调整效果显现,猪源阶段性偏紧促猪价反弹
去年生猪生产长时间低迷,能繁母猪大量淘汰,生猪产能收缩,加之去冬今春仔猪成活率有所下降,导致当前我省生猪出栏量降低。据辽宁省动物卫生监测预警中心监测,6月份全省240个生猪监测村生猪存栏315411头,环比下降0.76%,同比下降15.77%,能繁母猪存栏46535头,环比下降1.51%,同比下降21.86%,生猪出栏33849头,环比下降0.63%,同比下降22.48%。
各参会企业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本溪永得利农民专业合作社猪场经理刘鹤亭谈到,该场当前能繁母猪存栏350头,较去年同期的600头同比下降了41.7%,其所在合作社养猪户由成立初期的300户,减少到当前的30户,减少了90%。据其了解,其所在的本溪县小市镇小型猪场较去年减少了60%-70%,规模化猪场减少了20%-30%。
近期猪价的快速上涨,使养猪户产生惜售心理,也加剧了生猪价格上涨,生猪屠宰加工企业明显感觉到收猪困难。阜新市双汇肉类加工有限公司经理吕克周表示,近期生猪价格以每天涨0.2元/公斤的速度飞快上升,该场生猪收购价也随之大幅上涨,当前该场生猪收购价位17元/公斤,较去年同期的11.5元/公斤上涨了47.8%。收猪困难也导致了屠宰量的降低,该场当前日屠宰量照往常下降了近50%。
二、生产效益明显好转,养殖者理性面对
生猪价格的快速上涨使得生猪生产效益明显好转,据辽宁省动物卫生监测预警中心监测,7月2日全省平均猪粮比价7.21:1,周环比上涨10.1%,同比上涨42.8%,生猪养殖近一个月以来已经扭亏为盈。
除猪价上涨这一因素外,饲料成本的降低也促进了生产效益的好转。饲料成分中的豆粕和小麦麸价格都处于历史低点,据辽宁省动物卫生监测预警中心监测,本周全省平均豆粕价格为3.02元/公斤,较年初下降了15.6%,小麦麸价格为1.80元/公斤,较年初下降了12.6%。沈阳正成原种猪场董事长薛云安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据其了解豆粕当前出厂价为2.5元/公斤,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8.6%,处于历史最低点。饲料成本降低,猪价快速上涨,可以说当前正处于养猪业的黄金时期。
生产的效益好转在仔猪销售方面体现的更为明显。今年上半年仔猪价格始终呈上涨之势,仔猪销售供不应求,阜新市祖代猪场厂长王大鹏谈到,该场上半年仔猪销售量较去年增长了三分之一,上半年平均销售一头仔猪利润在200-300元之间。据薛云安反映,虽然养猪效益好转,但养殖户在近年来市场经济大潮中炼就得很理性,并未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
三、未来猪价涨势趋缓,10月份或出现小幅回调
企业家们一致认为,未来我省生猪价格涨势趋缓,不会长期呈现迅猛上涨之势。
吕克周讲到,当前猪肉消费仍较为低迷,据双汇公司统计,今年猪肉消费较去年减少8%左右,在当前猪肉总体供求平衡的情况下,生猪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将涨到18.5-19元/公斤,10月份或出现小幅回调。
四、科学合理养猪是未来发展趋势
企业家认为,当前生猪养殖呈现新形势,政府对生猪养殖的污染治理、规划布局提出要求使门槛提高,加之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发展使生猪市场出现新特征,以往的价格波动规律也无法借鉴,就养猪户本身而言很难把握市场变化。因此养猪者要想提高效益,养好猪是根本出路,也就是千方百计提高生产水平,降低消耗。千山区甘泉镇梁维彬养殖场是一所家庭农场,经理刘胜刚谈到,该场畜舍设计引用韩国养猪形式,建筑材料均采用高标准材质,猪舍造价在1000元/平米且设备先进。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该场目前能繁母猪存栏300头,年出栏量3000头,自家3口人即可饲养。同时由于其猪舍建筑水平高冬季不必采暖,饲养管理科学合理,该场母猪窝产健仔数平均可达11头,年提供育肥猪数平均21头。较高的生产水平使其在今年的市场波动中仍能获得稳定的生产效益。
刘胜刚的养猪形式得到了在座企业的一致认可,大家纷纷表示,在当前特殊的生猪市场形势下,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同时抓好饲养管理提高生产率是在起伏不定的生猪养殖行业中站稳脚跟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