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用药知识 » 配伍禁忌 » 正文

影响畜禽免疫效果的因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06  来源:中国禽业导刊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61

一 疫苗因素

1 疫苗质量

国家已对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的疫苗实行了免费供应。此外,养殖户根据当地流行病情况选购其它疫苗时,应选择农业部批准厂家的疫苗,避免购买未含足量抗原或在生产过程中动物原料已经污染带毒的劣质疫苗。

2 疫苗的血清型

疫苗的血清型与动物感染的病毒或细菌血清型不同,接种后就起不到保护作用,因此必须按本地流行毒株选择相应的血清型。

3 疫苗的储运

不同种类疫苗的保存条件是不同的,如不按保存条件储运就会造成疫苗的效价降低。灭活油乳苗需2~8℃、干燥避光保存,启封后要在当日用完;冻干苗则需-15℃保存,稀释后须在4小时内用完。

4 疫苗间的干扰

指将两种或多种疫苗同时接种时产生的影响免疫效果的现象,其原因一是两种病毒感染的受体相反或相同,产生了竞争作用;二是一种病毒感染细胞后产生干扰素,影响了另一种病毒的复制。一般而言,灭活油乳苗可以与活疫苗同时接种,其相互干扰甚微。

二 操作因素

如是注射免疫,要将疫苗准确注射到适宜部位,应该肌肉注射的要避免注射到脂肪组织中。要按说明书免疫准确剂量,避免超量引起的免疫麻痹和不足引起的免疫效果低下。此外,用含消毒药的水稀释疫苗;饮水免疫时,饮水器水量过少或过多而导致的畜禽饮水不均匀和饮水时间太长;实施喷雾免疫时,未调试好喷雾器而造成的雾滴过大或过小;注射免疫时,注射器针头过短过粗,拔出针头后,疫苗从针孔溢出和打“飞针”等操作不当都会影响免疫效果。

三 环境因素

环境包括生理状态等内环境和饲养管理等外环境。良好的内环境必须靠提供良好的外环境来实现,保持良好的内外环境是使畜禽获得正常免疫力的必要条件。

1 内环境

不同品种或个体由于受遗传基因的影响,对相同疫苗的反应强弱存在差异,有的畜禽生来就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体内抗体水平达不到有效保护作用,影响免疫效果。

2 外环境

应激是指机体在遭受不良因素强烈刺激时产生的系列应答性反应使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外界温差过大、捕捉和转群等均可引起应激反应。

四 营养与药物因素

1 营养

营养是机体代谢、生产性能和免疫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的物质基础,营养物质的缺乏或过剩均可影响免疫效果。如蛋白质缺乏会引起血液中淋巴细胞数下降、补体效价降低和胸腺萎缩;苏氨酸缺乏会抑制免疫球蛋白形成,以及T细胞、B细胞和抗体的产生;高脂肪日粮会抑制淋巴细胞的转化,过量的饱和脂肪酸会抑制免疫细胞的吞噬作用。

2 毒物和毒素

霉变饲料(黄曲霉、褐曲霉毒素等)、重金属(铅、汞等)和农药(杀虫剂等)均可破坏畜禽机体的免疫系统,影响免疫效果。

3 药物

疫苗接种后10天内,使用了抑制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生成的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皮质激素类等药物均可影响免疫效果。如盐霉素对鸡的抗球虫免疫力有严重的抑制和破坏作用;莫能菌素可严重抑制和破坏鸡的免疫力;左旋咪唑对动物免疫有双相作用,免疫力低下或缺损时有增强免疫作用,免疫力正常时有轻微的抑制作用。

五 对策和建议

1 开展抗体检测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定期抽样检测畜禽的抗体水平是否起到保护作用,对水平低的应及时补免,补免后抗体水平仍达不到要求的可视为免疫耐受或先天感染,应予淘汰。此外,还可根据抗体检测结果和当地流行病特点,合理调整免疫程序,做到科学免疫。

2 规范免疫操作

基层兽医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水平的参差不齐是规范免疫操作的难点。地方兽医部门除指导养殖场制定免疫程序和免疫档案外,还应采取开展技术培训、举办兽医技术技能比赛或发放宣传单等多种方式,普及从疫苗采购到饲养管理等影响畜禽免疫效果的知识。

3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定期对养殖场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改善饲养条件,实行全进全出制度,禁止外人进入养殖场地;使用配合饲料饲养;适当添加抗应激药物和免疫增强剂;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免疫抑制病,避免畜禽免疫系统遭受损害。

影响畜禽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但以抗体水平为依据,以规范操作为抓手,以饲养管理为重点,可显著提高养殖场免疫效果乃至畜禽疫病的整体防控水平。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