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奶牛护好蹄子是根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8-27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544

奶牛患上蹄病后,牛体会感到不适,造成跛行,因而产奶量下降,繁殖率降低,淘汰率增高。奶牛常见蹄病及防治方法如下:

1.趾间皮炎。其症状是起初趾间皮肤潮湿,发炎并伴有臭味,由此俗称“臭蹄病”。轻者造成跛行,重者会使蹄子变形,腿姿异常,跛足,是造成奶牛早期淘汰的原因之一。

治疗方法:坚持用福尔马林溶液洗蹄,一日3~5次,直到痊愈。

2.蹄叶炎。蹄叶炎一般表现在后外蹄,后外蹄持续不断地超负载刺激蹄叶炎的症状,而蹄叶炎又反过来诱发角质加速生长引来更大的负载。多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过于浓厚,缺乏适当运动,新陈代谢紊乱而造成的。此病往往在犊牛时期就已有,牛长大后,角质生长和牛蹄本身明显变化时,症状会更加明显。

治疗方法:放蹄头血,改善蹄部血液循环,促进代谢;冷敷2~3天,制止炎性渗出,然后热敷数日,促进炎症吸收;将饲料营养浓度降低;修蹄,使牛蹄处于正常承重姿势。同时尽可能排出蹄底内的脓汁,用双氧水冲洗溃疡面,最后涂抹碘酒或消炎粉等药物,并尽可能包扎,保持清洁。在此蹄的健康趾上贴一块木垫片或胶垫,使病趾悬空,让其休息,以便尽快恢复。

3.趾间蜂窝组织炎。是发生在蹄叉间隙上方第一趾节骨部的严重红肿,并伴随出现硬肿块,一般只出现在一只后蹄上。常见到最典型的“腿疼”症状:身子向前倾斜,蹄尖稍稍触地,上下移动。注意不要把本病与趾间皮炎及角质变形混淆;趾间蜂窝组织炎在蹄的上方发生,不影响角质的生长。

治疗:一旦发生此病,应马上注射或口服抗生素,抹碘酒、药粉等。一般1~2天肿胀和跛行症状消失。若病情较重,不要涂抹福尔马林,应用较温和的消毒药,并让蹄部休息。

应注意的是,如发生此病不及时治疗,炎症就可能穿透趾间皮肤,可造成长期瘸蹄。

预防措施:定期用3%%的福尔马林药液清洗蹄部,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保持牛舍、运动场的干燥和清洁卫生;调整好饲料配方,保持正常钙、磷比例,并添加微量元素;建立修蹄制度,每年修蹄1~2次,把多余的或不健康的角质去掉。从侧面看,蹄子的前端边缘与地面的夹角应为45°或稍多一点,这样才能保证奶牛的正常站姿和蹄部的均匀承重。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