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用药知识 » 配伍禁忌 » 正文

传染病的发生因素与扑灭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6-03  来源:- 未知来源 -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312
     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其中传染病来源、传播途径和有易感受的动物是三个基本条件。当这三个基本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发生联系时,就可能爆发传染病,并继续蔓延造成流行。
     传染源:是指病原微生物依赖生存、繁殖并不断向外界排出的场所。如病羊特别是有明显临床症状的病羊,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对健康羊威胁最大。
     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从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的媒介和门户侵入到易感动物引起新的感染过程。传染源的传递方式有直接接触传染和间接接触传染两种。
     易感动物:有些传染病只侵害一种动物,如山羊痘病毒,只能使山羊发病;有的传染病可以侵害几种动物,如炭疽杆菌,可使人和多种动物发病。不同品种的羊对同一种传染病的易感程度也存在差异。
     防制羊传染病的具体任务是消灭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羊体的免疫力,当传染病一旦发生时应及时就地扑灭,其具体措施如下:
     1、掌握疫情,查明传染来源:羊群中发现传染病时,基层兽医人员和养殖户将疫病发生经过、病羊头数、死亡情况和临床检查结果等迅速上报当地领导机关和上级业务部门,采取对策,力争迅速扑灭。必要时要采取病料,送附近兽医实验室,化验诊断,确定病原。
     2、隔离病畜:在羊群中发现具有传染特征的病羊,应单独隔离护理,使全部病、健羊分开,根据具体条件进行分圈隔离或分群隔离。病羊的粪便、垫草和棚圈都要进行消毒处理。
     3、紧急预防和治疗:在发生传染病时,除采取一系列行政措施外,应给羊群接种特异性菌苗或疫苗,增强羊群的免疫力。必要时病羊进行对症治疗。
     4、妥善处理羊尸体:死于传染病的尸体,原则上应焚毁或深埋,特别是死于对人、畜健康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尸体,应严禁剥皮吃肉或随便抛弃。有些可以利用的死尸,应在兽医人员的指导下加工处理或做工业原料。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