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用药知识 » 配伍禁忌 » 正文

兽医病理学基础知识(续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29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328
   2.机体的防御屏障机能防御屏障机能是在生物进化过程 中,为了适应外界条件而形成的一种保护性能力。它能阻止和破坏致病因素的致病作用,保持和恢复机体的健康。防御机能可分为外部屏障和内部屏障。
 
   (1)外部屏障:包括皮肤、粘膜、骨胳和肌肉。皮肤:完整的皮肤具有机械性阻挡细菌侵入的能力。皮肤的角质层不断脱落更新,可清除皮肤表面的微生物;汗腺。皮脂腺 的分泌,具有冲洗及杀菌作用。 粘膜:和皮肤一样,完整的粘膜除可阻挡细菌入侵外,还具 有分泌和排泄机能,其分泌物也有一定的杀菌能力。例如:呼吸道粘膜能分泌粘液,具有抑制细菌,防止粘膜干燥并粘着、冲洗 进入其中的细菌或异物,形成“痰液”,刺激呼吸道粘膜,产生纤 毛运动、咳嗽等反射性作用,使细菌或异物排出体外。骨胳和肌肉:骨胳具有支撑作用,使机体的重要器官心。肝、 肾等及神经系统有相对稳定的空间,而肌肉则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共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和各器官,免受外界致病因素刺激。

 

  (2)内部屏障:致病因素如通过了皮肤和粘膜而侵入机体内 部,还会遇到机体内的各种屏障机构,这些机构通过吞噬、解毒及排泄等活动阻止病原在体内的蔓延和损害机体。内部屏障包括 肝脏、肾脏、脾脏、淋巴结。血脑屏障与胎盘屏障等几个主要部 分,其中以网状内皮系统作用最大。 网状内皮系统:包括全身的淋巴网状内皮组织。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或异物侵入组织后,首先在局部引起炎症反应,使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自血管壁游出,进入炎症反应区,以吞噬、清除入侵的细菌或异物等,未被吞噬的可以通过淋巴管到达淋巴结。淋巴结中的窦壁巨噬细胞,具有杀灭或限制病原菌活动的作用。一般只有毒力较强者,才能冲破淋巴结这一坚强防线进入血流。血流 中的微生物在通过肝、脾等组织时,可再一次被阻留,并被其中吞噬力强大的巨噬细胞所吞噬、消灭。 肝脏:是机体内强大的屏障器官。一方面具有丰富的网状内 皮组织,可以吞噬细菌、异物等;另一方面还具有强大的解毒功 能,通过将刺激性物质、有毒物质发生结合、氧化分解。保护性合成等反应,使这些物质变成低毒或无毒的物质而排出体外。肾脏:一方面有滤过及分泌机能,可将体内产生的毒素、代谢产物等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另一方面具有生化解毒功能,通过生化反应消除或削弱有毒物质的作用。血脑屏障:是很重要的内部防御机构,一般的细菌和病毒不 易通过,能阻止一般的细菌、病毒进入脑脊髓液及脑组织。血脑 屏障包括软脑膜、脑络膜及其所属的血管内皮和脑室管膜。胎盘屏障:胎盘内的蜕膜细胞及绒毛膜内的郝保尔氏细胞,能 阻止某些细菌和毒性代谢产物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保护胎儿不受侵害。

 

 (三)内外困的相互关系 疾病的发生,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外因是发病的条件,内因是发病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其致病作用,例如:给马和易感猪同时注射一定量的猪瘟病毒,马则不会发生猪瘟,而猪则会患猪瘟。猪瘟病毒只是一个发病条件,是外因,作用于马, 由于种属不同,马具有天然非特异性免疫力(即内因不具备)故马不发病;而对猪,因为它没有这种兔疫力,所以具备发病的内 因,故发生猪瘟。所以,在疫病的防治过程中,必须贯彻“预防 为主”的方针,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预防注射,提高畜禽的防病、抗病能力。一旦发病,应进行综合治疗,不要只注意针对 致病因素进行治疗,而忽视提高病畜禽的抗病能力,这样疗效并不好。应该在采取“对因治疗”同时,结合“对症治疗”、“对症饲养”、“对症护理”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三、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致病因子的蔓延途径 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克服了机体的防御屏障机能,沿着一 定的途径逐渐蔓延,从而引起疾病过程的发生、发展。蔓延途径有以下几种: 1.组织蔓延是指致病因素沿组织或组织间隙逐渐蔓延。又可分为: 

 (1)连续性蔓延:致病因子由病变组织扩展到邻近组织。如皮下化脓性炎症(蜂窝织炎)向邻近正常组织的蔓延。 

 

 (2)管内蔓延:致病因子沿组织器官的管腔,随着管腔内液体的移动,蔓延到其他部位。如支气管炎的病原可随着管腔内分泌物蔓延到肺泡而引起支气管肺炎。 

 

 (3)接触性蔓延:致病因子或病理变化由患病组织与邻接组织直接接触而引起的蔓延。如心包炎引起心肌炎,肠炎可蔓延到腹膜引起腹膜炎。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