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机械性病因是指具有一定强度的机械力的作用。机械性 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可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损伤和障碍。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1)对组织的作用不具选择性。
(2)一般无潜伏期。
(3)造成外伤时,仅对疾病起发动作用,一般对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不起作用。
(4)机械力的强度、性质、作用部位和范围,决定着引起外 伤的性质、程度和结果。一般不取决于机体本身状态的特点。如骨组织的机械性损伤,多发生骨折或脱臼;比较严重的创伤,失血过多,还能通过神经反射而影响全身,甚至引起创伤性休克,机 体体温突然降至常温下、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和大脑皮层高度抑制,如不立即抢救,则导致死亡。
5.其他病因包括畜禽的营养状态,饲养管理和应激状态 等。正常营养物质如糖、脂肪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疾病。饲养管理水平比较低,不科学的饲料配方,不良的饲养方法,都会成 为疾病的原因或诱因。另外,应激状态导致畜禽疾病也常见。所 谓应激状态,是指各种不同性质的刺激因素(如中毒。创伤、饥饿、寒冷、温热、过劳、突发的激烈运动等)所引起的一种全身 性的。非特异性的反应。畜禽在反应中企图克服该刺激的危害,但如果刺激强度过大,作用时间过长,动物就有可能逐渐失去反应的能力而陷入衰竭状态。畜禽如反复或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中,则影响生长发育或加剧原有的疾病。畜禽在更换厩舍、受捕捉、追 赶、长时间劳役、密集饲养、舟车运输等时,都可能产生应激状态,在饲养管理时,应引起注意,尽量避免。
(二)疾病发生的内因 疾病发生的内因,主要取决于机体对致病因素的感受性及对 致病因素的防御适应能力(抵抗力)。感受性小,抵抗力强,则机体不易发病,发病时症状也轻;反之感受性大,抵抗力弱,则机 体易发病,发病时症状重。机体对致病因素的感受性和抵抗力取 决于畜禽的种属、个体、年龄和机体防御适应性的状态等方面。
1.种属、个体、年龄不同种属的畜禽对同一病原的感受性往往不一样,如马不感染牛瘟,牛不感染猪瘟,这种现象是种属的免疫性,是一种先天性的免疫状态,同时也与病原体对它所处 环境具有严格的选择性有关。种属的免疫性,是畜禽长期进化过程中同疾病作斗争所形成的,并通过遗传积累的,一般相当稳定是一种天然的非特异性的免疫能力。
不同的个体由于营养状态、机体抵抗力的不同,对同一致病因素的感受性也不一样;营养状态差、抵抗力差的机体,对致病因素的感受就敏感些,较易患病。年龄不同,对致病因素的感受性及机体的抵抗力也不同,一般来说 幼龄畜禽的抵抗力弱,中龄畜禽的抵抗力强,老龄畜禽的抵抗力则下降。这是由于神经体液调节能力不同以及防御屏障机构状况不同的缘故。例如:仔猪、犊中、幼驹在出生后短期内,因肠粘膜的屏障机构发育不全,较易感染大肠杆菌而发生下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