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奶牛要定期进行修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8-22  浏览次数:239
核心提示:  建立定期修蹄制度,每年于春秋季节全群普查或干乳后和产犊后,修蹄一次。  准确判断蹄形,防止过削,前蹄长7.58.5厘米,后
  建立定期修蹄制度,每年于春秋季节全群普查或干乳后和产犊后,修蹄一次。

  准确判断蹄形,防止过削,前蹄长7.5—8.5厘米,后蹄

  趾长8—9厘米,蹄底厚度为5—7厘米。

  尽量少削内侧趾,使内侧趾尽量高,使两趾等高。在奶牛站立时

  ,蹄面要与趾骨、长轴的角度合适。

  蹄底应向轴侧倾斜,即轴侧较为凹陷,在趾的后半部,越靠近趾间

  隙,倾斜度也应越大。

  发生角质病灶时,应将趾后方尽量削低,除去蹄底球部和蹄壁的松脱角质,削薄角质缘,并使平缓过渡。创内真皮因受到刺激而增生,如果突出明显而基部狭小,可用锋刀将肉芽组织整个切除。

  对跛行病牛,修蹄时应先修病蹄,由于一肢跛行,健肢的外侧趾必然过度负重,因患趾常呈减负或免负体重,健肢的负重将会持续。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