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决定了每一个行业的存在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畜牧行业也不例外,当前,畜牧行业正处在由一个模式向另一个模式变革转化的动荡时期,这个特殊的阶段必然伴随着一系列混乱的出现。
兽药作为畜牧行业中的一个环节,也必然随着行业的变革出现一些混乱。我国兽药市场规模的形成不过是近15年左右的事情,从发展的、全局的眼光来看这个链条,应该是越小越好,然而这个市场又是很微妙的,它又是畜牧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链条,所以兽药行业必然还会随着畜牧行业的发展而发展。
首先,笔者认为畜牧行业的发展方向必然是有机食品,这要求兽药的发展与之相匹配、相结合,因此未来兽药企业的新课题就成了安全兽药,这与当前兽药市场的现状是有所不同的。我国的兽药行业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所以行业本身的研发实力或者说历史积淀根本就不够,另外有中国特色的兽药市场决定了市场相对分散,由于以上的原因,我国的兽药企业起点都相对比较低,所以就谈不上对畜牧行业起到引导作用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养殖户向经销商要某种类型的药品,经销商向厂家提“建议”,厂家再根据“市场需要”推出某种“新产品”。从流程上看起来,是非常正常的市场需求关系——养殖户的需求在引导着行业的发展,然而现在结果却是市场在低水平的重复,养殖水平不见突破、经营现状不见更新、研发水平不见增长,进而整个行业发展受到制约。
其次,作为我国的兽药市场来说,兽药企业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GMP认证,这是国家认识到行业的进入门槛过低,对于行业的发展不利,从而行使行政职能和政策杠杆来提高行业进入的门槛,这对行业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净化作用,促使行业整体水平得到提高;第二次是国家颁布《中国兽药典》,兽药统一执行国家标准,这对行业起到了很好净化作用,并给兽药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虽然国家的政策法令已经颁布,但是现实的市场需求却令很多的企业开始铤而走险,钻国家法规的空子迎合所谓的市场“需求”,盲目地推出很多国家法规禁用的药物,以此来达到借助疗效争市场的效果,这对兽药市场来说无疑是饮鸠止渴,长期以来会遏制我们整个行业的发展。
再者,笔者认为兽药市场还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大家普遍认为要开发好市场,必然要做到网络下沉,而网络下沉就必然导致人员膨胀,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营销费用增加、人员素质降低、团队管理混乱。兽药企业也逐渐向劳动密集型企业迈进(确切地说是营销人员密集型),这部分费用的增加正好冲击了企业销量上升所带来的利润,致使兽药企业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企业不发展——员工不答应、将面临市场的淘汰;企业发展——收益却没有明显的增加、反而会降低,所以很多兽药企业抱着有机会我就做一把,没机会我就维持现状的心态来运作,致使处于这样的阶段:想突破却又不敢、不知如何出手。
用长远的眼光来看我们的市场,笔者认为还是很有前途的,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现在这种状况下,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有所突破,行业也不会有长远的发展。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学会引导这个行业。
笔者所在的公司就非常注意这方面的发展,集团筹资兴建了生物兽药研究所,聘留美博士任专家组组长,每年拿出年集团产值的10%作为研发资金进行课题公关,大大提高了公司产品的研发水平,并且注重研发的方向性,向高品质的兽药发展,目前已经申报国家专利成功的产品就有5个,已经转化成专利的产品有两个;
针对两个专利产品,公司成立了产品推广部,专门制定这两个产品最合理的使用方案,针对目前养殖业的现状,制定出最合理的、简单易学、容易掌握的药品使用方法,并逐渐培养成经销商和养殖户的习惯,从而大大节省了技术推广人员,进而起到节约资金的目的;
对于销量过低、企业整体利润无法上升或受限的问题,分别在山东收购了一个兽药公司,在山西投资兴建了一个11条生产线的大型兽药公司,加强集团化发展方向、树立集团品牌、充分发挥集团作战的优势,从而有效地解决单个兽药企业利润过低的问题。作者为中敖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营销总监
作者:陈庆忠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