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其他 » 正文

奶业生产表现出持续发展潜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9-13  浏览次数:173
最新统计显示,去年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为21.7公斤。尽管这一数字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左右,但与10年前相比,年均增长率达14.6%。
伴随牛奶消费迅速增长的是,奶业生产持续爆发出惊人的潜力。
从2000年到2005年,奶类产量增长了211.7%。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都市,就连几乎所有县城的超级市场里,各种各样包装的牛奶和奶制品都能轻易买到。
业界的乐观看法是,如果每个中国人每天能消费一斤奶,两亿多中小学生一年就能消费4000多万吨牛奶。如果13亿中国人都能达到这个消费水平,其消费量将比世界牛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还要多。
蒙牛集团是一家及时搭上奶业发展快车的代表性企业。去年这家公司的销售收入突破了100亿元。5年里,其销售收入增长了200倍。1999年才创办的这家草原上的小企业,如今坐上中国奶业的第二把交椅。
“中国的乳品及饮料行业发展速度让我们感到振奋。”瑞典利乐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杨德森先生表示。上个月21日,这家以生产液态食品加工及包装系统而全球知名的企业负责人在北京宣布,在总投资超过6亿元人民币的北京工厂再追加投资3000万欧元,将目前80亿包的包材年产能扩大一倍。至此,利乐公司在我国累计投资已达20亿元人民币。
奶业的迅速扩大,让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行业组织对这一产业带来的巨大影响有了深刻认识。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认为,奶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容纳大量劳动力,发展奶业可促使种植业的劳动力向奶牛养殖业转移,进而向食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减少农业人口。
他所负责的中国奶业协会,是全国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以及为其服务的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登记注册的团体会员有532个。
“奶业产业链长,延伸范围广,既可以促进饲草饲料种植的发展,又可带动食品加工、皮革加工、饲料加工、包材生产、机械制造、贮运、营销等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亮点。”刘成果如此表示。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