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其他 » 正文

野生动物养殖场纷纷倒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25  浏览次数:280
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昨天提醒市民,最近倒闭了多家野生动物养殖场,这个行业行情低迷。行情:只剩40家养殖场
去年在南山上开起的野猪场,高峰时养了200多头,主要产品是比猪肉稍贵的野猪肉。由于市场推广没做好,最近关门谢客。此外,某珍珠鸡养殖场、某鸵鸟养殖场,也先后倒闭。目前我市野生动物养殖场约40家,养梅花鹿的最多,八家左右,除了江津一家岩蛙养殖场、九龙坡一大雁养殖场日子稍微好过点,其他都很艰难。个案:梅花鹿老板陷困境
记者昨天在歌乐山发现了12头梅花鹿,它们和它的主人——北碚某养殖公司老板陈春晓的日子都很艰难。
陈春晓在我市最早开始养殖梅花鹿,1998年就从吉林引进10多头梅花鹿,生产鹿茸酒等产品。由于市场开发等原因,现在陷入困境——直供的渝北某鹿肉饭店生意清淡,今年没有购买过一次鹿肉,鹿茸酒卖得也不好。
陈春晓曾计划和西南大学一起,将石柱的一个村全部发展养鹿,常年养殖3000多头,初期投资2亿元。可这个宏图和陈现在的经营状况相比,差距实在太大。政策:可养百种野生动物
国家林业局也曾鼓励市民商业养殖54种野生动物,我市将这个范围扩大到近百种——只要不是野外捕捉,而是人工繁殖,都可发放许可证商业养殖,也可出售动物皮毛、血、肉等,哪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负责人说,家养的多了,对真正野生动物的侵害就会减少,所以要鼓励。原因:三大风险成阻碍
该负责人认为,养殖场纷纷倒闭是因为风险太多:国家宏观政策下,有些动物突然被禁养,或遭到封杀抵制。比如2003年“非典”爆发,果子狸受牵连遭大量捕杀,养殖户损失惨重。
其次是卫生防疫风险,部分野生动物养殖技术不成熟,可能发生新疫病。此外,野生动物产品开发能力有限,市民接受起来有个过程。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