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其他 » 正文

中国主要抗病毒药物市场简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2-27  浏览次数:397
 新型药物制剂以高技术、新方法、新材料为支撑,药物以精确的速率、预定的时间、特定的部位和疾病的需要在体内发挥作用,有高效、长效、速效、毒副作用小、剂量低、使用方便等特点。新剂型将会是生物、医学、化学、物理和电子的最新技术结合的系统工程的产品。
以下简单地介绍新型药物制剂中的高新技术:
1.电脑技术
1.1 电脑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
在药物制剂领域中,电脑技术正在影响着从剂型、制剂机械到制剂工厂,使制剂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时辰的节奏性和生理的节律性,药物治疗应按其病理或生理的需要来进行,因而于1979年首次出现了智能化胰岛素给药系统。该系统的胰岛素注入泵通过一个血糖感知器,将血糖的水平传送给计算机进行快速分析,决定药物的输送量,随后由泵将药物注入体内。该系统成功地将胰岛素通过计算机来"按需分配",可以说是第一代的智能化给药系统,它标志着给药系统新纪元的开始。
1.2 电脑在制剂机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种电脑控制的真空乳化器,只须将程序设定好,便可使全部复杂的、重现性差的乳化操作变得简易、可靠。电脑控制的收缩包装机可以将200种不同规模的包装记忆,在10秒钟内由电脑自动调换需要的包装尺寸。电脑控制的压片机也早在工厂中使用。
1.3 电脑控制的无人制剂工厂已在一些国家出现
随着制药工厂GMP的更高层次的实施,电脑、机器人控制在无人工厂已在日本、美国、德国等一些国家中出现。在这种工厂里,少数作业者仅需管理机器人,所有的生产机械为自动化或机器人化,生产厂房气密化,机械与设备融为一体。药物在一密闭的空间生产,人几乎不再接触药,从而使生产出更高品质的、更安全的药物成为可能。
2. 新制剂技术与新机械设备
2.1 固体药物的超微粉碎----纳米技术
无机物的纳米化技术如磁带用磁粉、涂料用TiO2等,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通过等离子技术制得的纳米钙作为补钙剂也已在国内使用。有机药物采用机械的方法纳米化尚不多见。有机药物经超微粉碎可提高其生物制剂的均匀性、分散性和吸收性,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一种喷气对撞式粉碎机采用以超声速度喷射固体粉末,对撞后可产生2倍于音速的撞击力,以达到超微粉碎的目的,使粉末粒度达到纳米。
2.2 微粒表面包衣装置
小于50μm的微粒包衣一直是制剂研究、生产中的一大难点。下述两种微粒包衣技术无疑为改善药物的湿润性、提高溶解速度、防止粉末固结、改善药物表面电性、掩盖药物不良味觉等,提供了一种易于规模化生产的手段。
一种方法是,在流化床的底部装两个特殊喷头,一个喷待包衣的微粒,一个喷包衣材料的溶液,微粒和包衣液喷出后在上升的旋转气流中互相碰撞而使微粒表面润湿,再在气流中挥发溶剂形成包衣层。另一种方法是,将包衣细粉(如丙烯酸树脂、二氧化钛直径为0.01~50μm)与待包衣微粒(如尼龙-12,苯乙烯树脂)通过比例混合器混合,由气流将之分散包埋并经机械能或热能,形成包埋或包衣,整个过程仅需1~5秒。
2.3 振动喷射法制备均齐粒径微粒、微丸
制备均齐度很高的圆球形的微粒尤其是包衣微丸的方法在工业生产上一直未获得成功。因为不论采用二相还是回转喷雾器,粒径都呈正态分布,参差不齐,更无法获得微丸。普通滴丸机因滴丸系重力下滴,不能制得小的丸径。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声波振喷嘴法制备均齐粒径的微粒、微丸的装置,已经问世。
3. 核技术在药物制剂上的应用
采用α-放射源所产生的α粒子在聚合物上形成的核径迹微孔膜,其微孔数量与大小均能调节,从而就能在较大范围内调节药物的释放速率,使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更加精密。
4. 超声技术
研究表明,1MHz的超声波能透过26厘米的脂肪层、3.6厘米的肌肉层及0.6厘米的骨组织。其对给药系统的影响也有研究报道。宫崎正三等利用对超声敏感的高分子材料试制了5-氟尿嘧啶(5-FU)的体外控释给药系统,发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c)在超声作用下的温升与分子中的共聚物的组成比有关,如乙烯醇含量为31%的EVA1较87%的显著。由EVA1制成的5-FU的给药装置在超声作用下可释出药物,其速率随超声功率增大而加快,无超声作用时释药很慢,呈开~关释放特性。
超声的另一个作用,促进药物尤其是难以透过皮肤的多肽、蛋白质药物的透皮吸收。由于超声对皮肤角质双脂层的成腔、膨胀和气囊振荡产生的无序现象增加了疏水性药物的透过。研究发现,在20kHz的超声作用下,胰岛素、γ-干扰素、红细胞生成素的透皮量已达相当程度。超声强度增加,药物透过量增大,撤去超声后皮肤通透性恢复正常。糖尿病人用超声波1天3次,每次1小时即可使胰岛素透皮达到治疗量。一种手表式的胰岛素超声给药装置正在研制中。
5. 电流
利用直流、脉冲电流将难以透过皮肤的药物通过皮肤输入体内的方法称之为离子电渗技术。随着皮肤给药技术研究的日益广泛和深入,本方法越来越引起众多的兴趣,激素、多肽、生物工程产品的透皮给药将成为可能。
王浩等利用离子电渗技术显著地促进了卡托普利的透皮量达14倍。Green等进行了各种多肽药物的在体、离体的透皮试验,其中奥曲肽(octreotide,一种胃肠道的止血剂)的家兔体内试验,效果非常明显,随着电流增加,药物透过量增加。降钙素的健康志愿者的实验证明可达到静脉注射的效果,比肌内注射要好。
Seaki等用离子电渗技术进行了前列腺素E1透皮试验,证明E1不能被动透过裸鼠皮肤,但离子电渗能促进之。用激光多普仪(LDD)记录人足部的血流表明,当用10V电压,1小时电渗后LDP值增加了38%,E1的导入明显地改善了微循环,未见患者有全身性或局部副作用。
6. 激光
用激光来制备给药系统是80年代开发的一种新技术,即口服渗透泵技术(OROS),这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包衣、片内外渗透压差,加上激光钻孔而成的一种恒速释药系统。口服后水分通过半透膜进入片内,使渗透压发生剂溶解产生一较大的渗透压将药物从小孔"挤"出。已有诸如硝苯地平等多个品种问世。
7.离子交换
将混悬剂制成缓释和控释制剂可以方便儿童、老人和吞咽困难的患者服用。这种液体型的缓释制剂已有许多专利技术,其主要机制为将药物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再在其外用半透膜包衣,随后混悬在去离子水的糖浆中。口服后体内的离子透过半透膜进入,交换树脂吸附药物离子,该离子再通过半透膜扩散释出。国外已有美沙芬等品种上市。
8. γ-摄影技术
γ-摄影技术可弥补药物制剂的体内动力学研究不能直观地反映制剂在体内的动态的缺点。将99mTc同位素与药物混合制成制剂,注射或口服后,在体外用γ相机来观察99m Tc放射出的γ射线,从而了解制剂在体内的动态过程。该同位素的半衰期短。对人体的损伤远小于X射线,是研究给药系统的有力工具。
9. 结肠定位释药系统
结肠释药对于结肠疾病如慢性结肠炎、结肠癌等的治疗以及蛋白质、多肽等生物工程药物的口服吸收有积极意义。结肠分升、横、降三部分,总长度约90~150厘米,该部位的pH值为5.5~7.0,每毫升肠液的细菌总数为1010~1012。可以利用结肠的特定pH使得聚合物溶解而释放药物,如一种结肠释药胶囊其内容物为有机酸和药物,胶囊壁从内到外为Eudragit E、HPMC、HPMC-AS,外层有肠溶衣使胶囊在胃中不会释出药物。该胶囊到肠道时,HPMC、HPMC-AS很快溶解,但是Eudragit E仍然阻止药物释放,当肠液中的水分逐渐通过EudragitE层进入胶囊内,溶解有机酸而使胶囊内pH下降到一定程度,Eudragit E层溶解,药物释放。在家犬体内试验证明,泼尼松龙在7.3小时达到顶峰,胰岛素使血糖在7.5小时下降至最多,证明达到了结肠释药的目的。
Saffran等提出用微生物控制在结肠定位释药。同样Kenyon等利用瓜耳胶在胃肠中不溶解而易为微生物分散的特征,制备了一种地塞米松片剂。该片剂因粘度大,药物不易在胃肠中释出,但在结肠中因α-galactosidases和β-mammamases的分解而有70%~80%药物释出。
脱乙酰甲壳质(chitosan)是一种多糖,可为结肠中的细菌分散,据此设计出一种结肠释放胰岛素胶囊。
Takaya等提出了一种压力控制的结肠给药系统,在普通的明胶胶囊内表面用乙基纤维包衣,厚度为84微米。乙基纤维素胶囊既不在胃也不在肠中溶解,但是在结肠中由于结肠的蠕动压而破裂释放出药物。家犬的试验结果表明,粒细胞克隆刺激因子(GCSF)用药后10小时白细胞上升了1.3倍,5-氨基水杨酸比普通片高出1倍。说明这一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口服蛋白质药物给药系统。
10. 脑给药系统中的一些新方法
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很多药物不能进入脑部,限制了脑部疾病的治疗。为此药学家们研究了许多脑给药系统的技术,以下是一些新的探索。
10.1 通过鼻腔向脑输送药物
鼻腔与脑脊液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研究表明雌二醇、多巴胺、孕酮、神经生长因子等通过鼻腔给药直接进入脑脊液。解剖学表明,鼻腔是头盖骨的一个部分,上有许多小孔,鼻腔的内皮就像一块筛状的板,神经束通过此小孔,周围充满着脑脊液,因此,部分药物滴入鼻腔后能进入脑脊液。作者证明了头孢氨苄、5-FU等鼻腔给药后脑脊液中药物的浓度比注射高。鼻腔给药可能是一种脑输送药物的途径。
10.2 脑内植入
将合成的、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如EVA、聚丙烯酸、聚乳酸,或天然的胶原等,与药物如5-FU、阿霉素、MTX、肝素、神经生长因子等制成小丸、圆片、微球植入到脑内。如神经生长因子在脑内释药可达14天之久,普通注射剂仅为6天。
10.3 纳米粒子可透过血脑屏障
用丁基氰基丙烯酸制成260微米的纳米微粒,将Dalargin多肽吸附在纳米粒子上,用热板法来测定止痛效果,原来Dalargin20mg/kg注射给药也无效,而纳米粒子5mg/kg则已产生显著止痛效果。
  10.4 药物与谷氨酸结合
一般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要求是相对分子量小于400,为亲脂性,以一些不能穿透的药物可采用与L-谷氨酸结合,利用谷氨酸作为载体使之透过血脑屏障。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