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猪市行情 » 正文

猪肉价格上涨说明了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7-28  浏览次数:315
5月份以来,猪肉价格暴涨再次刺激全国上下的敏感神经,国家有关部门应声而动,或出面安抚市场情绪,或出台措施平抑猪价。同时,各地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保障市场供应。看来,由肉价所领衔的这轮食品类价格上涨,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当严重的民生问题,影响到了多数民众的日常生活。

猪肉价格上涨说明了什么?在上涨后,有关部门和专家很快找出原因,一是饲料价格上涨,从而导致养猪成本增加,农民养猪积极性受挫;二是去年生猪收购价格偏低,导致养猪户积极性不高。而这一切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已经有好长时间了。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

这次肉价上涨不是没有先兆的,有关部门也不是没有时间觉察的。可是有关部门在很长的时间内并没有感受到这次变化,没有向社会发布任何预警信息,更不要说采取任何措施了。只是在肉价大幅上涨,人们难以承受后,才组织专门人员赴市场调查,可是这时候已经于事无补了,也解决不了肉价大幅度上涨问题。中国的养猪业目前多数还是一家一户养殖,单个农户迫切需要在关键时刻获得信息指导,让农民在价格下跌时不伤元气,价格上涨时不盲目跟进,有效地避免损失,也有效地避免市场的大起大落,这是有关政府部门应尽的职责和可以提供的服务。我们常说政府工作要为“三农”服务,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生产和市场信息,这就是当前最好的服务。可是,我们的政府部门做到了吗?

其实,真正让消费者害怕的,并不仅仅是猪肉涨价,一斤猪肉涨那么一两块钱,未必就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特别恶劣的影响。公众害怕的,是包括猪肉价格在内的,所有生活物资一起涨价,也就是通货膨胀。一定程度上说,通货膨胀几乎就等于经济危机。所以说政府确实需要干预,但并非意味着需要政府强力干预。比如,以行政力量打压肉价、实行政府定价等。对于市场经济而言,政府需要中立于其外,以确保它的良性运转,增强人们对于这一经济制度的信任;对于民生而言,当它受到危害时,政府却不能坐视不理。怎么办?这就要求政府拿出充分的施政态度,可以说肉价上涨正检验着政府的智慧。

摘自《中国畜牧兽医报》

铁岭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供稿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