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生猪价格一路“跌跌不休”,当前价格较年初降了四分之一,且尚未探底,让人对“猪周期”是否卷土重来绷起神经。如今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环保整治淘汰大批猪场,为啥猪价反而跌破成本线?破解猪价涨跌怪圈有何良策?
一、猪价持续下跌、一斤亏损一元多
“料到猪价会降,但没想到会跌破5元1斤!”山东诸城昌城镇杨义庄村民陈金峰从事养猪行当已有十几年。据他回忆,上次生猪价格低于5元/斤是在2014年前后,低迷的行情一直持续到2015年,随后迎来一波涨势,到2016年1斤最高涨至10元附近,2017年初开始一路下滑到现在的低价。
生猪价格下跌对屠宰加工企业是利好,收购成本大幅降低。“但从长远看,这轮下跌预示着将迎来一波涨势,猪价大起大落对产业链上的任何一方都不是好事。”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思敏说。
二、产能大释放:“猪太多但消费跟不上”
对于猪价下跌的原因,记者采访的多家养殖户认为,目前“猪太多但消费跟不上”。
数据显示,2月份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近10%,出栏量同比增加20%以上。而在需求端,市场对猪肉的需求较往年减少,加之年后迎来消费淡季,导致市场需求疲软。
不少养殖户和业内人士认为,这几年大企业靠着资本实力持续扩大养殖规模,使得生猪市场供应充足。卓创资讯分析师姬光欣说,2014年猪价低迷淘汰大量散户,一些规模化养殖企业借机扩张、抢占市场份额,近年投资力度比较大,形成的产能正逐步释放。
长期为农业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上海辅音国际通过对其经销商的摸底估算,经过几年的市场选择,目前生猪养殖市场上的散户比例下降至约20%,规模养猪场占比40%,其中集团化企业比例上升比较快,已达到20%,另外专业养殖户约占40%。
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高级畜牧师胡智胜分析认为,短期来看,随着市场上生猪留存数量减少,猪价向下空间有限。
三、推动种养业高质量发展 破解价格涨跌怪圈
近期,包括猪肉在内的多宗农产品价格均呈下跌之势。业内人士及专家认为,未来种养业需在规模化进程、种养结合、建设大数据体系、建立多元化销售渠道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保持供需有序调整,避免价格大起大落。
卓创资讯分析师李霞说,养殖企业通过提升规模化、自动化、标准化水平,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抵御市场风险。大力推动规模化养殖也将带动品牌化发展,会有更多大企业沿着“饲料原料-饲料-养殖-肉品-熟品”路径布局全产业链。
辅音国际董事长赵明认为,稳定养猪市场,既要加速规模化进程,也要考虑市场的个性化需求,推动种养结合模式下的家庭农场养殖。规模化解决了效率、技术、成本的问题,但满足不了个性需求,未来家庭农场养殖还有很大的市场。
赵明还说,大数据缺失,是造成大企业盲目扩产,养殖户跟风养殖的一大原因。“可通过疫苗公司的普通免疫疫苗用量、屠宰厂的屠宰数量、小猪料的销量几条路径获取真实市场数据变化,判断养猪量到底是增是减。”
专家表示,通过电子商务将销售和流通领域打通,也可防范价格波动风险。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说,农产品流通线上化有助于养殖户节省成本,扩大销售渠道,从而减小价格波动所受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毛学峰建议,政府可以在遵守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以生猪养殖为例,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设立产业基金、价格保险等方式对养殖户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