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业农村部监测:
7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5%,结束了连续21个月的增长。
8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9%;
9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2.3%;
10月份,能繁母猪4348万头,比9月末4459减少了111万头,环比下降2.5%。
但是,7月份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但是生猪供应为何不降反涨呢?
三个原因:
首先,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是因为后备母猪转商品猪以及母猪淘汰量增多。而且淘汰的主要以三元杂母猪以及落后产能的二元母猪。估计,三元母猪占能繁母猪存栏比重可能已经降至10%以内。
其次,生产效率提升了。随着低产低效母猪的淘汰,虽然母猪存栏小幅下降,但生产效率提升了,母猪产能结构得到了优化。
最后,9月份二元母猪价格处于低位,一部分养殖户已经购买后备母猪,这部分母猪产能将会在明年下半年逐渐释放。
所以说,现在能繁母猪产能小幅调整,甚至都不是说实质性的大面积快速的产能去化,而7月份以前母猪产能是处于高位的,3月份以来全国规模猪场每个月新生仔猪数量都在3000万头以上,并持续增长。所以说,生猪供给仍然在惯性增长,尽管已经是消费旺季,但四季度猪价仍然存在明显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