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预测(猪) » 正文

养猪周期带动中国CPI见半年新高,年内无明显通胀风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11  浏览次数:199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中国CPI同比上涨2.5%,较前值提升0.2个百分点,录半年来新高;CPI环比上涨0.1%,较前值提高0.5个百分点,重返正增长。当月,PPI同比上涨0.9%,较前值提升0.5个百分点,创年内单月新高;PPI环比上涨0.3%,较前值提高0.2个百分点,创半年来最高值。受访专家指出,CPI读数的上行主要受到了“猪瘟疫情”及“猪周期”因素的影响,而PPI的上扬则与生活和生产资料价格双升有关,总体看整体物价水平虽现温和上涨,但中国尚不存在通胀风险。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处长董雅秀介绍,上月食品和非食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1%和1.7%,影响CPI同比上涨约1.19和1.35个百分点,当月CPI同比涨幅中,去年CPI翘尾及新涨价因素分别影响约1.3和1.2个百分点。环比看,4月食品价格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1%,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

猪价上涨周期初步形成

交银金研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认为,CPI翘尾因素和食品价格的攀升,是上月CPI同比涨幅扩大的主因,惟非食品价格和核心CPI走势仍较平稳。他补充说,食品价格方面,受“猪瘟疫情”和“猪周期”因素所累,生猪存栏量及能繁母猪存栏量均持续下滑,并使上月猪肉环比价格扩大至2016年8月来新高,表明猪肉价格上涨周期已初步形成;非食品价格方面,文体、服务类价格的明显上涨,预示服务业需求仍较较旺,服务业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

申万宏源债券首席分析师孟祥娟留意到,上月新涨价因素对CPI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弱,翘尾因素是推升CPI走高的主因,且猪肉价格环比走势在供给收缩影响下继续扩大,鲜果价格涨幅也超季节性。非食品价格方面,居住、医疗等环比涨幅稳中偏弱,惟旅游服务阿济格环比回升。

工业需求与生产均获改善

工业领域价格方面,董雅秀表示,上月生产和生活资料同比均上涨0.9%,分别较前值扩大0.6和0.4个百分点,当月PPI同比涨幅中,去年PPI翘尾因素影响约1.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影响约负0.2个百分点。环比看,4月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4%,较前值扩大0.2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则从3月的持平转为上涨0.2%,“受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中,价格上涨的有28个,较3月份增加16个”。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