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猪价大幅下滑,5月初跌至阶段性谷底,猪价为9.9元/公斤,当时养殖户出栏一头猪要亏损二三百元。部分养殖户不看好后市调整生猪存栏结构,以淘汰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为主,但并没有出现大范围淘汰。(图2看出)

图1 2018年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
(数据来源:猪易通锐奇数据)
标猪季节性偏紧,6-7月份猪价大幅反弹,涨幅17.23%。那么8月份会跟随7月份继续大幅反弹吗?
一、生猪产能依旧过剩!
母猪淘汰平平,未出现大范围淘汰

图2 淘汰母猪屠宰数量
(数据来源:政府网)
2017年9月份淘汰母猪155204头,10月份淘汰母猪143803头,11月份淘汰母猪140814头,三个月份的母猪淘汰量虽然比5、6、7、8月份淘汰量高,但是母猪淘汰并不明显。受猪价低迷影响2018年3、4、5月份母猪淘汰量增加明显,其中,4月份母猪淘态量211053头。母猪淘汰量越多,也将会影响生猪存量量减少,从而利好后市猪价上涨。
生产能力提升
我国母猪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据农业部发言人表示2017年全国PSY均值达到17,而2015年PSY只有15.92,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PSY将还会增高。
大企业扩张,产能释放
2015年下半年至2016上半年猪价非常高,在16年5月猪价达到21.03元/公斤,一头猪盈利将近1000元,盈利非常丰厚。不止散户扩大规模,规模猪场也跑马圈地,加大扩张步伐。以牧原为例,2018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474.4万头,同比增加60.8%。而下半年的产能释放量要比上半年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