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其他 » 正文

中国摸底维C过剩:超全球需求近一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1-27  浏览次数:119

国家发改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维C行业可能因此彻底葬送

昨天,国家发改委网站披露,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工信部消费品司近日联合开展了维生素C(下称维C)行业调查,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违规审批和建设新增维C产能的项目,中国维C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将超出全球需求近一倍,加强监管势在必行。

目前,全球维C产能约15万吨,主要供应商6家,中国就占据了5家。除荷兰DSM公司在苏格兰的达瑞工厂拥有2.3万吨生产能力外,其余12.7万吨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东北制药[26.18-4.56%](000597)、石药集团、华北制药[10.60-6.11%](600812)、江山制药以及淄博鲁维食品生物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

据DSM公司专家介绍,从2008年起,维C就进入了一个高位运转的周期。即使2008年下半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维C的价格依旧比较坚挺。数据显示,2008年维C市场价格经历了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受到供需的影响,市场价格在年中达到过140元/公斤(约合23美元/公斤),但维C的出口价格全年则呈现稳定攀升的态势。今年上半年维C的价格维持在10美元/公斤左右的高位。

发改委也表示,维C也是我国少数没有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行业,这使得维C企业的扩产欲望大增。据发改委披露,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无视国家产业政策和法规,违规审批和建设新增维C产能的项目,已建、在建和拟建维C生产能力合计超过8万吨,预计2010年底维C产能将接近18万吨,2012年将超过20万吨。而目前全球维C消费量仅在10万吨左右。

华北制药的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基本上是签订长单,所以影响不大,我们对今年维C的价格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是产能大于需求总会导致价格下跌。”国家发改委表示,中国可能重蹈过去多次出现的维C价格大大低于生产成本的严峻局面,不仅彻底葬送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维C行业,而且还将导致企业破产倒闭、职工下岗失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加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为此,国家发改委表示正会同工信部等部门,从行业准入、项目审批、生产组织、贸易监管、违规查处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研究制定加强行业运行管理的政策措施。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维C是限制性投资项目,国家可能将从限制投资入手,暂停一些新建项目。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