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猪市行情 » 正文

广西:猪价节节攀升养猪业看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1-30  浏览次数:351
“刚出栏的瘦肉型猪出场价5.45元/斤,真没想到我们玉林的猪价上涨得这么厉害,原来估计达到3.8元/斤~3.9元/斤就很好了,想不到会有如此好的价格,2007猪年又将是一个大丰收年。”玉林园艺猪场杨禄总经理高兴地说。玉林巨东公司种猪场韦刚场长介绍说:“2007年元旦,生猪肉价格持续上扬,小猪出场价上涨到400元/40斤,2006年初只有160元/40斤,同比上涨两倍多,创历史新高。”行业人士普遍认为,目前猪价还有上涨空间,2007年猪年猪价看好。

生猪品种优良,深受消费者青睐广西玉林市生猪品种丰富,品质优良。该市的陆川猪历史悠久,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有关于陆川猪的记载。陆川猪繁殖力强,耐粗饲,抗病性强,是杂交的优良母本,1973年被确定为全国八大地方良种之一,是国家品种资源保护品种。近年来,玉林市狠抓“种子工程”建设,建立了市畜禽品种改良中心、县畜禽品种改良站、乡镇畜牧兽医站、种猪场四级良种猪繁育推广体系,引进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瘦肉型猪,推广长大、大长二元杂母猪,进行经济杂交,发展杜大长、杜长大三元杂瘦肉型商品猪和长陆、杜陆本地杂交猪,形成了以瘦肉型猪为主导、多品种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目前,全市有发证瘦肉型种猪场20个,存栏种公猪326头,种母猪7450头,年可为社会提供良种猪苗15万头;存栏母猪44.52万头,其中陆川猪母猪28.59万头,二元杂母猪15.93万头。

陆川县以陆川猪种为基础,狠抓杂交猪繁殖生产。目前,用于杂交商品猪生产的母猪15800多头,用陆川母猪与长白公猪杂交,生产出长陆二元杂商品肉猪;农户饲养龙宝、杜陆等二元杂母猪,再与长白或杜洛克公猪杂交,生产出杜长陆、长大陆等三元杂商品猪,每年供应市场近35万头,三元杂商品猪颇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顾客的抢手货。

养殖资源丰富,提供良好条件玉林市属典型热带季风气候和丘陵盆地地貌,适合多种作物生长,有丰富的饲料资源;同时,与养猪业相关的饲料、兽药行业较为发达。目前全市有规模饲料厂、饲料添加剂厂49个,有规模兽药生产厂18个,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兽药生产基地,为全市生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规模养殖企业拖“家”带“户”奔富路玉林市生猪不仅饲养量大,而且规模养殖量亦大,规模养殖量占社会养殖总量的55%以上,均居广西各市之首。目前,全市有年出栏肉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8316户,其中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猪场666个,出栏万头以上的猪场30个;有国家级农业生产化养殖重点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7个,广西畜牧系统重点龙头企业8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9家,这些龙头企业带动13000户农户养猪致富。

玉林市通过“公司+农户”养猪模式,架起农民“致富桥”,取得了“双赢”的结果。目前,巨东公司存栏大约克原种母猪500头,长白公猪37头,二元杂母猪2130头,杜洛克公猪29头,年出栏瘦肉型种猪苗、肉猪64250头。广东温氏家禽公司拓宽经营思路,投资1.5亿元兴办广西温氏畜牧公司,以“公司+农户”模式发展养猪产业,目前,已在兴业县建设石鼓塘、城隍、蒲塘3个种猪繁殖场,既带动当地200多户农民规模养猪致富,也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容县奇昌种猪场是通过自治区认定的养殖业无公害养殖基地,现有瘦肉型原种猪525套(原种母猪525头、种公猪20头),存栏大中小猪共4000多头,2006年向当地400多个养殖户提供父母代种猪7000多头,外销肉猪3500头,带动当地农民养猪致富。发展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行无公害养殖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提高养殖业一体化经营水平,玉林市着力加大了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建设,严格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积极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对生猪生产实行从源头到终端的全过程质量监控,把好养殖业产品安全质量关。2002年开始在博白、容县推行无公害畜禽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试点,年出栏无公害肉猪30万头;2005年全市7个县(市、区)已全部被广西定为养殖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市、区)。目前,全市已全面推行养殖业标准化生产,共选择了146个养猪场作为无公害肉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带动项目示范户11430户,年出栏无公害肉猪将达到250万头,占出栏肉猪的51%。生猪标准化生产工作走在了广西的前头。

强化生猪防检体系,控制疫病传播一是全市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网络。动物防疫组织管理实施机构和人员健全,1288个行政村有村级动物疫病防治员1869人。二是完善了全市动物防疫冷链体系。通过实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市、县、乡、村各级按需要建设和配备了冷库、冰箱、冷柜和冰壶。三是加强了动物防疫监督管理。全市有动物防疫监督员93人、动物检疫员630人,配备了监督专用车辆和调查取证设备,制发了有关管理办法,经批准设立了6个省境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对进出全市的动物及其运输车辆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和消毒。四是建立动物疫病测报体系。建立了市县两级兽医诊断实验室和动物疫情网络化管理办公室,建立了市动物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农业部和自治区分别在玉州区和容县设立了动物疫病测报中心。五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对猪瘟、口蹄疫等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对疫苗实行垂直供应,对疫苗、免疫耳标和免疫档案实行配套供应。2006年全市猪瘟和猪口蹄疫免疫密度分别达到98.86%和98.56%,确保了全市的生猪始终保持高免状态,有效地控制了生猪重大疫病发生,为全市养猪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吃上“放心肉”

2006年,全市组织力量,结合农资打假、药物残留监控、动物防疫监督等工作,重点加大了对饲料、药物、饲料添加剂、疫苗等养殖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先后对100多个使用、经营违禁药物、生物制品的单位进行查处,没收销毁不合格饲料25吨、兽药3280件(盒、瓶)、生物制品8300多瓶,价值19万多元。同时严格市场管理,严格养殖业投入品的经营管理和规范使用行为,引导品牌经营,各饲料、兽药经营店,养殖示范基地要与畜牧主管部门签订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承诺书,实行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承诺制度。通过加强对养殖业投入品的监管,逐步净化了饲料、药物、饲料添加剂、疫苗的经营和使用环境,保证全市没有主动生产、经营、使用违禁药物的现象,生产的畜产品不造成群众食用中毒事件的发生,给无公害标准化养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产品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使全市出栏生猪近80%达到了无公害畜产品质量标准。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