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其他 » 正文

上海罗氏制药率先提价,维生素B6价格大涨2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3-09  浏览次数:480

主持人 储兴华
嘉 宾 上海证券研究中心 彭蕴亮

跨国公司率先提价

主持人:近日国内维生素B6价格大幅上扬,由原来的125-130元/公斤一下涨到了160元/公斤,最高涨幅高达28%,涨幅之大,创这几年市场之最。什么原因导致维生素B6价格上涨?

彭蕴亮:此次提价行为是由上海罗氏制药率先开始,受其影响,国内经销商也提高价格,数据显示,目前江苏南江地区进口成交在160元/公斤以上,国产维生素B6也达到了138-140元/公斤左右。根据我们数年的长期跟踪,此次维生素B6热销,涨幅之大,还是几年来的头一次。

此次维生素B6的涨价,主要是由于国内一些生产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停产,导致市场上的供应量下降而引起的。作为维生素类的小品种,维生素B6原料药目前在全国的主要生产厂家有近10家,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重点生产企业为:上海罗氏维生素有限公司、浙江天新药业有限公司、湖北咸宁第二制药厂、江苏张家港市宏兴化学制药公司、江苏常熟顺德化工公司、上海辰福化工厂等,在上市公司中,华北制药、华源制药、哈药集团都有涉及。

张家港宏兴化学制药公司和湖北咸宁第二制药厂目前已没有再生产维生素B6。宏兴制药公司目前正在搬迁,预计今年六月份会重新投入生产,届时产量将会进一步增加。据我们了解,目前国内维生素B6生产企业除了罗氏和浙江天新药业、几家上市公司能正常生产和供货外,国内多家企业的生产处于非正常状态。

污染是导致企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甚至停产的原因之一。数据显示,我国维生素B6产量的大部分供应出口,出口量占产量的80%-90%。而全国维生素B6的年产量超过5000吨,宏兴制药和咸宁第二制药包括早在去年就已经停产的江苏常熟顺德化工公司三家企业,维生素B6的年产量大约在1000吨左右。因此,这些企业停产导致价格上扬,应该具有一定持续性。我们预计本次维生素B6涨价将可能会维持到今年6月份。

“药准字”品种率先受益

主持人:目前市场上复合维生素产品有’药准字’和“食健字”两种,哪种产品率先受益?

彭蕴亮:我们预计生产’药准字’维生素的公司将会率先受益。目前,’药准字’复合维生素产品的领导品牌为中美施贵宝的金施尔康和惠氏-白宫的善存。这两个品牌于九十年代进入中国,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销量稳定。这两个品牌主要占领医院市场和部分零售药店市场,在营销策略上主要采用针对医生进行学术交流推广和公关活动;针对消费者进行户外广告宣传等方式来进行产品和品牌的宣传。

此外,’药准字’复合维生素产品的另一知名品牌是国内民生药厂生产的21金维他。这一产品的优势是价格较低,在营销推广上除了在专业媒体做宣传外,其余则主要靠电视广告的投放来进行推广。但不管是中美施贵宝的金施尔康、惠氏-白宫的善存,还是民生的21金维他,’药准字’复合维生素产品由于属于OTC而受到政策限制,目前只在医院和药店通路销售和推广,而在大型超市则难觅影踪,目前影响的应该只是医院销售的这一部分。

对三家公司构成正面影响

主持人:此次维生素B6提价,为国内“剩存”企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在全球最大的企业提价后跟进,会大大降低经营风险。

彭蕴亮:我国企业自1996年生产维生素B6开始,由于行业竞争太激烈,一直处于微利状态,本次提价可以大大改善行业的生存空间,对提高这些公司的半年度收益有相当大的作用。

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公司而言,这种涨价只是短期行为。目前国内国际市场上维生素B6的供应量是求稍大于供,更多原因是由于此前恶性竞争导致超低价位的产品在市场上退出。如果这些企业在下半年生产恢复正常的话,价格自然会回落。尽管如此,我们认为本次涨价对华北制药、华源制药、哈药集团的业绩还是形成了正面影响。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