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其他 » 正文

香港养殖业市场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9-26  浏览次数:250
不断出现的输港食品质量、卫生问题终于有了解决办法。
据广东省农业厅有关人士透露,粤港双方将在广东省合作设立“粤港农业合作示范区”专门生产输港食品。具体做法是,广东方面划出专门的土地,让香港相关业者出资兴办农场组织生产,产品返销香港。
据了解,这一计划得到粤港两地政府的全力支持。由于此举涉及跨境贸易,需获中央政府批准,为此,广东省已向中央提出报告。
选址韶关
近年来,养殖业带来的环保及疫情防控等多方面的问题,给人口高度密集的香港构成潜在的重大威胁,使特区政府备感压力。
有香港知名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香港从事养殖业的业主2000人左右,年出栏生猪43万头、肉鸡370万只,主要集中在香港的后海湾一带,“除了造成环境的污染之外,更隐藏着疫病危险。”
为此,特区政府当前正大力推行养殖业“自愿交牌计划”。特区政府已要求立法会拨款,收回所有280个猪农牌照,生猪和肉鸡养殖逐步退出香港已经几成定局。
据相关人士透露,广东省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合作计划。据悉,广东省政府近期在征求9个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后,制定了“粤港农业合作示范区”方案,将尽快上报国务院。
据知情人士透露,经香港方面组织有关专家和养殖业主多次考察、比较之后,韶关以气候独特、污染少及现有港资蔬菜基地运作良好等因素获得香港业界的青睐。
正是在此背景下,韶关市政府对建立“粤港农业合作示范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市政府有关人士表示,韶关已为建立“粤港农业合作示范区”做好一切准备。
在合作原则上,一旦“粤港农业合作示范区”获批,韶关市政府将负责落实相关政策,而生产经营和市场销售等,则由香港农民兴办的企业为经营主体,实行独立负责。
考虑到养殖业界的生产及运输要求,韶关市政府初步“示范区”布局在土地资源丰富,临近京珠高速公路,位于韶关南部的曲江区、浈江区及翁源县、新丰县。经过香港业界考察后,这些地方都可建立养殖场,预计在曲江可生产年出栏生猪13万头、肉鸡100万只;在浈江区、翁源县、新丰县,可分别生产出栏生猪10万头,家鸡90万只。
此外,为了确保粤港农业合作的顺利启动,韶关市甚至对土地租用都已经制定具体细则,示范区土地租赁期限基本上确定为20年,如果租赁山坡地、荒地等林业用地,更可长达30至50年。租赁期满可以再续期,其具体合作租赁年限,可根据经营者的要求与土地承包方双方商定。
香港养殖业北移
在此之前,香港养殖业的北上计划早已有业者捷足先登。
今年53岁的港商刘群章,是香港最早一批办理退牌的养猪场场主。他表示,尽管养殖业这一行在香港面临重重困难,但由于利润不错,因此许多同业不愿放弃。但他也同时承认,香港确实已不适合发展养殖业,继续干下去也没有什么前途。因此,当特区政府推出“自愿交回农场经营牌计划”后,刘群章成为第一批申请退牌的将近70个业者之一。
退牌后,他于5年前与几个同行到内地韶关考察,并租下场地,按照香港的生产方式经营种植业。
几年来,刘群章在韶关投资了200万元,主要是租地、建房、种植蔬果。他说,只要政府允许到内地发展的退牌养殖主将生产的生猪、肉鸡顺利返销香港,他将在韶关重操旧业。
将养殖业转移到内地延续生产,获得香港业界较大的认同。业界团体曾拟有计划,自愿退牌的养殖业主可以以参股的形式集体转移到韶关,由团体统一运作,建设大规模的养殖场,参股的东主按股份分得利益。
刘群章表示,在内地从事养殖业的前景会很不错的,一旦产品返销香港问题解决后,相信会有很多退牌的香港同行转移到内地重操旧业,“毕竟这是大势所趋。”
刘群章表示,在韶关开展规模经营养殖场,可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按照韶关现有的供澳门养猪场的运营情况来看,在当地经营养猪场,每头瘦肉型猪返销香港后,纯收入在300元以上。
韶关另一家养殖场提供的数据也证实了刘群章的说法。韶关市牧科种猪场是一家专门供应澳门的养猪场,每年间接出口2,000头瘦肉型猪到澳门。参照其运作,每头猪毛重100公斤,生产成本780元,卖给中间商820元,而到澳门中间商以1,300元卖出,中间差价480元,减去运输及防疫、办证等相关费用,每头猪可获利300元以上。
输港食品供应链可能生变
由于近期一再出现的一系列内地供港食品质量及卫生问题,供港食品安全引起港人的高度关注,纷纷要求特区政府采取更加严厉有效的管制手段及开辟新的食品来源,以确保香港市场食品安全。
香港全国政协委员黄守正就曾经促请香港特区政府有关部门,尽快派员到海南岛考察当地的禽畜养饲业,为香港开辟一个新的健康食品供应基地。
黄守正表示,海南岛拥有特殊的条件,虽然禽畜养饲业发展并不是太完善,但是所饲养的禽畜绝对是健康的。此外,海南岛亦盛产多种蔬菜和水果,产量足以供应全港市民食用,虽然价格可能比内地其它地方高20%左右,但由于港人对食品质量的要求很高,应愿意多付金钱。
针对此事,广东省政府有关人士私下表示,此事应该全面衡量,而不只是“仅仅顾及港人的利益和港方的要求”。
目前,湖南已经成为内地供港生猪最多的省份,占输港生猪总数20%以上。湖南省商务厅副厅长李沛介绍,湖南的生猪从1951年起,就源源不断地输往香港,至今已经54个年头。
李沛说,香港市民之所以对内地供港活猪的安全担心,是由于不清楚内地供港是一套有别于内销的独特体系。这种运转了五十多年的特供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是“完美、严密、安全”的。
如果港方选择新的食品供应基地,将对长期形成的输港食品供应链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对多个省份的相关业者造成重大影响。
深圳一家大型输港食品供应商的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他表示,供港食品供应链涉及数千家企业公司,联系着内地上百万农户,这种状况“绝对不是轻易就能调整和改变的”。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