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动物防疫,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不但是保持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保证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需要。为此上级畜牧部门每年集中组织春秋两次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并根据全国疫情动态,不定期的组织对其他一些疫病的进行突击性防疫工作。为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动物防疫工作按上级要求,地方政府主管防疫密度,畜牧部门主管防疫质量,双管齐下,搞好防疫工作。但怎样正确处理好这两者关系,基层动物卫生监督站的工作方式方法也有很大的原因。通过今年春季防疫工作,我们体会到抓好一下“三个环节”,就能确保防疫密度和质量。
第一环节:积极主动的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是防疫好坏的关键。当地政府工作千头万绪,但怎样才能让当地政府将防疫工作列入日事日程,这除了上级畜牧部门的工作力度外,基层动物卫生监督站的工作方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回报防疫工作情况和一些疫情动态,让政府领导知道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二是要将防疫工作的每一环节的必要性告诉领导,让领导知道为什么要防疫,为什么要消毒,以及为什么必须在防疫过程中必须一畜一针头等等,这样领导就会给予足够的资金确保防疫物资的齐备和防疫员防疫补贴,为搞好防疫工作,奠定基础。
第二环节:抓好防疫员管理。思想上让防疫员了解,搞好防疫工作是这支队伍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搞好防疫,确保不发生动物疫病,让上级领导确认防疫队伍存在的必要性,是防疫队伍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工作中要求防疫员抓好工作重点,一是防疫剂量要足量。二是防疫过程中必须及时消毒,并做到一畜一针头,防止疫病在防疫过程中传播。
第三个环节:搞好督察。在防疫过程中,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人员要靠上去,通过检查发现防疫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保证防疫质量。(即墨市畜牧兽医局:张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