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农业部专家组高度肯定津市畜禽污染治理模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04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72
核心提示:日前,农业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专家组杨军香等一行来到津市,现场调研津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试点工作。专家组高度肯定了津市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上所做的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出了专业性的建议和要求。今年来,农业部在洞庭湖区选择岳阳县、津市市、赫山区、松滋市4个县市区作为养殖业污染整县推进试点,促进洞庭湖养殖污染防治,力争到2018年底,试点县畜禽规模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畜禽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试点县部分重点水域水质明显改善。近年来,为改善生态环境,津市重拳出击治理畜

日前,农业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专家组杨军香等一行来到津市,现场调研津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试点工作。专家组高度肯定了津市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上所做的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出了专业性的建议和要求。

今年来,农业部在洞庭湖区选择岳阳县、津市市、赫山区、松滋市4个县市区作为养殖业污染整县推进试点,促进洞庭湖养殖污染防治,力争到2018年底,试点县畜禽规模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畜禽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试点县部分重点水域水质明显改善。

近年来,为改善生态环境,津市重拳出击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低成本”要求,探索出了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模式。

先后关停禁养区内养殖企业33家,强制升级改造限养区和适养区规模以上养殖企业10多家,财政投入4000万元将年出栏10万头以上的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搬离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实施异地选址新建。全面实施禁投、禁网养殖,对境内水面珍珠养殖全面清除退养,网箱、栏网养殖逐步拆除退出,大小水库、湖泊、河流禁止投肥养殖。

引进战略合作项目,建设生态小农庄,推行种养平衡生态养殖的“猪——沼——苗(果蔬)”模式,严格执行5-10头育肥猪配套1亩地种植果蔬、苗木的环保部指导标准,养殖粪水通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全部用于灌溉苗木和蔬菜。目前,该市种养平衡生态小农庄达到48家,存栏生猪总数达6万头。

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探索出“四式养蚯”处理畜禽粪污的新模式,即通过厂养、水养、棚养和林养四种模式,综合利用畜禽粪便,喂养蚯蚓和红虫,不仅解决了黄鳝、甲鱼、泥鳅、鸡、鸭等动物原生态饲料供应问题,而且解决了畜禽粪污处理问题。每年可减少粪污直排5万多吨,养殖规模在湖南省名列前茅。

今后,津市将继续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抓好洞庭湖区养殖业污染整县推进试点工作,积极走出一条以养殖污染防治引领现代养殖业发展、促进养殖生产和资源环境全面协同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新模式,争取在2018年达到绿色示范县标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