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即墨市的生猪生产持续回升。到目前,全市生猪存栏达到33.76万头,较年初增加存栏1.74万头,增长5.48%。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78万头,较年初增加存栏0.16万头,增长6.11%。
一、积极扶持生猪生产
1、全面落实能繁母猪补贴政策。2006年到2007年一季度全国性的生猪养殖效益下滑,生猪存栏量下降,市场供应不足,促使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为调动养猪户(场)饲养能繁母猪的积极性,扩大能繁母猪群体,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维护生猪市场供求平衡,国务院制定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按每头50元的标准对能繁母猪给予政策性补贴。2007年,即墨市6542个养猪场(户)中的26931头能繁母猪获得国家政策性补贴134.655万元。
2、积极推进能繁母猪保险。为分散生猪产业生产风险,提高生猪产业防灾防疫、抵御自然灾害和生产自救的能力,促进生猪生产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007年9月份起,国家对能繁母猪又实行了政策性保险,在每头60元能繁母猪的保费投入上,政府的投入占到80%,养殖户只承担20%。为切实把这项扶持政策宣传透、落实好,市、镇、村及有关部门层层布置落实。目前,全市有13481头能繁母猪参与了政策性保险,参保资金达80.89万元。
3、积极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随着生猪饲养成本的不断增加,依托生猪生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科技、良种、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优势,是即墨市提高生猪养殖效益,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健康发展的整体思路。按照这一思路,近年来,即墨市依托青岛恒生源集团,积极实施瘦肉型二元母猪推广工程,大力推广绿色养猪、生态养猪,拉长了生猪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产业链。目前,即墨市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猪场达到1478个,规模化养猪达到95%以上。2007年全市出栏生猪62.49万头,农民获养猪纯收入1.76亿元。
二、下步工作措施
1、坚持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路子。引导广大养猪户抛弃家庭小圈式的饲养方式,依托生猪生产龙头企业和生猪产业协会,积极实施“公司+合作联社(协会)+标准化养猪场(基地农户)” 的经营模式,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获取“双赢”的路子。
2、健全监管机制,搞好科技服务。政府及畜牧兽医部门加强对生猪生产和流通等方面的监管,认真帮助生猪养殖场建立健全免疫、消毒、用药、治疗等各种记录,如实、详细、准确地填写监管记录。加强对畜牧投入品生产源头的监管,加大对兽药、饲料和兽用生物制品市场的整治力度,杜绝违禁兽药、饲料流向养殖环节,保证养殖安全。深入开展“科技联户”活动,及时把上级一系列鼓励、扶持生猪发展的方针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到位,解决畜牧养殖户在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标准化生产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推广畜牧兽医科学实用技术;为养殖户提供产前的信息、良种、规划和市场预测,产中的防疫治疗、饲养管理和品种改良,产后的销售服务等,促进畜牧养殖户增产、增效、增收。
3、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对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和保险政策;积极争取即墨市财政资金,重点用于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畜牧养殖场“退村进区”工程建设。(即墨市畜牧兽医局: 展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