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8日上午,青岛市畜牧兽医局召开全市畜牧业绿色发展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实现畜牧业绿色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及2017年畜牧兽医重点工作。
2016年,我市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肉蛋奶人均占有量在同类城市中继续保持领先水平,畜牧业全产业链产值预计580亿元。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肉蛋奶产量规模化贡献率达 86%以上,远高于全国56%的平均水平;产业链价值链提升,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全市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畜牧龙头企业2家。绿色发展基础更加坚实。胶东半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更加完善,农业部、省畜牧兽医局抽检我市畜产品平均合格率为99.6%,畜产品质量安全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创新监管手段,率先在全国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全域覆盖;推进村级防疫员队伍改革,在全市建立起一支了职业化、专业化、年轻化的基层动物防疫与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队伍。农业部于康震副部长批示:“青岛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实现三个全覆盖、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工作基础的经验和作法很好,有创新有突破,可操作可复制,值得充分肯定和宣传推介。”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开展打击私屠滥宰、逃避检疫、非法添加、制售假劣兽药饲料等12个专项整治行动,查办案件550余起、案值100多万元,移送公安机关5起、刑事拘留7人,有力震慑了犯罪。
会议强调,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是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出路。在发展思路上,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定位, 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统筹兼顾保供给和保生态双重目标,加快供畜牧业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牧结合,构建绿色发展机制,提升畜牧业产业链、价值链和绿色发展水平。在发展目标上,瞄准绿色发展四大目标:一是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市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10万吨,人均占有量在全国同类城市继续保持领先水平;二是建立绿色发展机制,创建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三是打造千亿级畜牧业产业链,全产业链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四是夯实畜牧业安全发展基础,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在发展措施上,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的意见》精神,围绕四大目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持续实施规模化固本、产业链提升、品牌特色再造、生态循环示范、畜牧业“互联网+”创新、屠宰行业换档升级、数据化在线化监管、新型业者教育培训转型升级八大工程,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二是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行业安全生产监管、网格化监管五大保障体系,为畜牧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会议要求,要把抓点示范、三级联创、全域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作为总抓手,莱西、平度市分别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市),其他区市创建市绿色发展示范区(市),集中打造一批示范点、示范镇,最终将全市建成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要实施“六个突破:畜牧业转型升级要实现新突破。发展规模高效养殖,规模养殖比重再提高1个百分点;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本土企业全产链销售收入力争达到650亿元;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支持龙头企业优势产能输出,拓宽畜牧业发展空间。在构建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上实现新突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稳猪控禽、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巩固提升莱西奶牛肉鸡、平度肉牛、即墨蛋鸡、黄岛肉兔、胶州生猪等产业发展优势区;推进“粮改饲”,大力发展秸杆青贮、秸杆养畜,实现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发展。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完成“三区”划分调整工作,积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粪便处理新模式,建设大、中、小循环粪便处理利用示范点15处;指导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完善畜禽粪便雨污分流、污水贮存、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在做大做强特色品牌上实现新突破。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牌,提高六和肉禽、九联肉鸡、万福猪肉、康大肉兔、雪龙牛肉等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规划打造塔桥羊、蓼兰畜禽种业等一批宜居宜业畜牧业特色村镇。在加强政策引导扶持上实现新突破。围绕区域综合治理、源头减量排放、粪便资源化利用、特色品牌培育、无害化处理等畜牧业绿色发展内容,积极争取财政金融支持。在推进畜牧业精准扶贫工作上实现新突破。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摸清底数,对畜牧业扶贫对象建档立卡,跟踪帮扶。支持有条件、有能力、有意向发展畜禽养殖的贫困户从事畜牧业。
会议强调,要加强畜牧业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按照“四个最严”要求,狠抓养殖源头、用药用料、经纪人、“黑名单”制度等四大环节管理。抓好生猪、鸡蛋和生鲜乳追溯试点,实现对所有屠宰企业、生鲜乳收购站和通过“三品一标”认证蛋禽养殖场的肉蛋奶质量安全追溯。实行牛羊定点屠宰,推进屠宰行业换档升级,保障肉品质量安全。加强和改进监测工作,持续开展打击假劣兽药饲料、非法添加、私屠滥宰、逃避检疫、不依法建立档案等专项整治行动,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要巩固提高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成果。落实《青岛市防控重大动物疫病责任制规定》,强化动物调运监管,加强疫病监测,扎实做好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治工作。要加强自购疫苗先打后补试点管理,确保免疫质量和资金安全。
要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强化执法监管者的角色定位,积极推进监管执法体制改革,抓好畜牧兽医防疫安全、生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行业安全“四大安全”监管,依靠信息手段提高监管执法水平,集中查处一批逃避检疫、不依法建立养殖档案、私屠滥宰、非法添加违禁药物和违禁物质等典型案件。
要加强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认真落实 “三个必须”要求,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大力推广安全生产风险第三方评估、约谈企业负责人、痕迹化管理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优势,督促企业落实好主体责任,抓好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