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即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加快畜牧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积极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和绿色生态化养殖业的发展,畜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畜牧业生产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
一、畜牧生产情况
1、食草牲畜稳步发展。以坐落于即墨市段泊岚镇的青岛畜牧科技示范园为良种引进、繁育和示范基地,推广实施奶牛胚胎移植项目实现黄牛生奶牛47头,推广波尔山羊、萨福克绵羊、杜波绵羊208只。促进了即墨市牛、羊生产的持续发展,成为即墨市地多、饲草秸秆资源丰富地区农民家庭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目前,即墨市的牛存栏达到16.56万头,较上年同期增长3.37%,羊存栏13.35万只,增长2.12%。
2.生猪生产逐步回升。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对能繁母猪补贴和进行保险的政策,在切实让养猪户得实惠的同时,有效地分散了生猪产业的生产风险,提高了生猪产业防灾防疫、抵御自然灾害和生产自救的能力,养猪效益明显提高,促进了当地生猪生产的发展。今年一季度末,即墨市的生猪存栏达到33.76万头,较去年末增加存栏1.75万头,增长5.47。
3、家禽生产稳步增长,肉鸡生产加快发展。家禽生产依托青岛蓝天伊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青岛正大有限公司为龙头,充分发挥蛋鸡和肉鸡合作经济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去年以来,即墨市推广良种蛋鸡270万只,“定单肉鸡”养殖户发展到1700多个,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264个,使全市家禽存栏达到1443.59万只,较上年同期增长2.53%。其中蛋鸡存栏达到640.95万只,肉鸡存栏达到792.63万只,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38%和6.46%。
4、畜产品产量进一步增加。一季度全市完成肉蛋奶产量7.32万吨,同比增长1.51%,其中肉类产量3.61万吨,增长0.93%;蛋类产量1.63万吨,增长1.24%;奶类产量 2.07万吨,增长0.49%。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近年来,即墨市先后投资885.9万元,建立起了市级以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兽医站为主体,镇级以14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站为联动,村级以526名市属村级动物防疫员和464名镇属村级动物协防员为连接的“三级联动”防疫管理体系,形成了健全的市、镇、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体系。其中,2007年投资388万元建设了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与实验室,在全省第一个通过了省级实验室认证;投资343万元,完成了店集、华山、田横、普东、七级、南泉、城区七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站。实现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无缝隙覆盖,建立了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畜产品出口创汇的“绿色通道”。
2、突出畜牧园区带动战略。坐落于即墨市段泊岚镇的青岛畜牧科技示范园先后引进了14个畜牧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示范园被山东省政府列为山东省循环经济“123”工程示范试点单位,被省政府列为山东省循环经济“123”工程全省唯一的农业示范试点单位。依托青岛畜牧科技示范园,即墨市建起了以青岛新希望乳业集团高产奶牛示范场和青岛剑桥湾胚胎产业基地为依托的奶业生产产业链;以恒生源生猪繁育基地为依托的生猪生产产业链;以青岛正大公司为依托的肉鸡生产产业链;以青岛蓝天伊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依托的蛋鸡产业链;以山东信康畜禽良种纯繁场为依托的肉羊生产产业链。
3、积极实施良种补贴工程。近年来,即墨市争取上级资金1291万元,推广性控高产奶牛胚胎1000枚,按每准胎一头1000元予以补贴;推广性控奶牛冻精5000只,每只补贴200元;推广无性控高产奶牛冻精30000只,每只补贴15—20元;推广蓝天伊势良种蛋鸡200万只,每推广一只补贴0.20元;推广恒生源二元良种母猪12000头,按每头300元予以补贴;推广山东新康良种种羊用于改良小尾寒羊200只,按每只2000元予以补贴。到目前,即墨市畜禽良种的推广比例已达到了95%以上,通过积极实施良种补贴工程,切实让群众得实惠,促进全市优质高效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即墨市畜牧兽医局: 展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