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莱西市一季度畜牧兽医工作成效显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4-02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55
今年以来,莱西市畜牧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各级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推动了我市畜牧兽医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一季度工作开门红。预计到3月底,全市奶牛存栏8.73万头,同比增长1.8%;生猪、肉鸡出栏分别达到23.5万头和2203万只,同比增长1.2%和3.9%;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5.57万吨,同比增长0.9%。工作中,突出抓了以下5个方面:
  (一)实施畜禽“退院进区工程”,积极开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2008年,全市共计划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50处,一季度,已开工建设14处,占全年计划的28%。其中,奶牛养殖小区5处,生猪养殖小区7处,蛋、肉鸡养殖小区各1处。
  (二)加快生态型畜禽养殖步伐,提高养殖质量。为切实解决生猪养殖的环境污染、用药量居高不下等问题,提高生猪养殖质量和猪肉产品质量。今年以来,莱西市积极引进推广了生态型生猪养殖,计划年内新建6处生态养猪场。到目前,已建成投产1处,即青岛三利生态养殖场。还有不少养殖户已计划新建或改建生态型养猪场,并通过到上级业务部门咨询、外出参观学习、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等途径,熟悉了生态型养猪技术的相关内容。为促进工作的开展,莱西市畜牧局先后两次组织生猪养殖大户到莒南、即墨参观学习,印发了技术资料。
  (三)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
  一是认真抓好了春季动物强制免疫、消毒。今年实施强制免疫的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蓝耳病。春季的免疫工作自2月15日开始,基层动监站干部职工、村级动物防疫员不辞劳苦,昼夜奋战,到3月20日,面上集中免疫基本结束,预计免疫各种畜禽数量约为160万头(只),投入各种消毒剂4吨左右。
  二是加强动物标识及可追溯体系建设。今年,在认真总结去年动物标识及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莱西市全面开展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配备了部分仪器设备,对存栏猪、牛、羊全部打挂新型耳标,积极向中央信息库上报相关信息。到3月底,上传各种信息4万多条。
  (四)强化投入品管理,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加强饲料管理。积极开展饲料网络化管理,加强了饲料质量监管,切实杜绝使用“瘦肉精”、“苏丹红”、“蛋白精”等违禁药物及动物源性饲料的现象。引导企业积极推广绿色、安全、高效、环保饲料和饲料添加剂。3月5日, 青岛市畜牧兽医局在莱西市召开了青岛市饲料行业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议。
  二是加强兽药管理。积极推行兽药经营企业GSP管理规范。为提高对兽药经营水平,今年,我市将青岛新豪牧业、市兽医站门诊部、市奶牛中心门诊部、市动物诊疗服务中心、九联集团动保中心确定为首批创建兽药经营GSP管理规范单位。通过实施兽药GSP,使兽药经营企业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质量保证体系,使企业的管理由过去的“经验式”转化为“系统科学化”的管理,由“人治”转化为“法治”,企业各个业务活动都按照批准的业务流程有序进行,从而有效保证经营药品的质量。
  (五)积极落实扶持政策,调动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去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发展奶业生产。根据青岛市畜牧兽医局、青岛市财政局的工作部署,1月份开始,积极开展了奶牛补贴普查登记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对使用国家良种补贴冻精配种繁育且在16月龄以下的良种母犊牛,每头给予500元的补贴。目前,数据统计工作已经结束,并报青岛市畜牧兽医局和青岛市财政局,共登记良种后备奶牛15167头。这一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养殖奶牛的积极性。今年以来,不少奶牛养殖户增加了奶牛头数,扩大了生产规模,为奶牛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莱西市畜牧局:孙义清)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