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继续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小区,努力推进现代集中养殖园区建设
2008年,我们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抓适度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建设,努力建设一批现代集中养殖园区,奋力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着力构建现代畜牧业。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县区兴建现代集中养殖示范园区。要把国家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各种投入向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倾斜,特别是生猪调出大县的补助资金,要重点用在发展母猪养殖户培育、小区和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上去。要加强同水利、交通、林业、农业、质检、环保、以工代赈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要争取将水利部门的人畜饮水工程项目、交通和以工代赈的乡村公路建设项目、林业部门的环境绿化项目、质检和环保部门的标准化生产及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农业部门的农能沼气池建设项目进行组装配套,打捆使用。要争取信贷支持力度,协调金融机构加强和改进对发展生猪生产的金融服务,加大对生猪产业链各环节信贷资金的投放力度,以解决建设养殖小区和园区经费难的问题。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提高养殖小区和现代畜牧示范园区的建设质量。要督促各县区完成好规模养殖户、养殖小区建设和专业合作社建设任务,促进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建设上档升级。
2、继续强力推进机制创新,丰富“三企共建”内容
要充分学习借鉴资阳“六方合作”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依法规范专合组织的运作,维护专合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支持专合组织发展经济实体,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切实增强专合组织对农民的组织和带动作用。
3、继续深入实施“母猪工程”,加快良繁体系建设
2008年全市要继续实现新增能繁母猪3万头、母猪养殖小区10个以上、外三元杂交面提高3—4个百分点的目标。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利州区锐昌种猪场、苍溪鸿宇PIC种猪场、元坝玉田公司种猪场、青川凯歌PIC种猪场、剑阁康茂种猪场、旺苍鸡鸣山种猪场、朝天瑞丰种猪场等良种母猪场建设,确保七家大型种猪场满负荷生产。要加强良种母猪的饲养管理,确保良种母猪的正常产仔,切实帮助良种母猪场增产增效。四是要切实做好毛兔、广元森林土鸡、南江黄羊的选种选育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技术培训,强化饲养管理,确保正常生产。
4、大力实施“森林土鸡工程”,着力发展森林畜牧业
要充分发挥广元山区森林形成的特殊生态环境和土鸡品牌优势,有效整合剑门土鸡、青川土鸡、朝天土鸡和旺苍米仓山鸡资源,实施“森林土鸡工程”,积极推广适宜我市养殖需要的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培育土鸡生产大户、专业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强化土鸡品种改良,加快品种选育,推行放牧饲养,努力开展禽产品精深加工,奋力推进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生产,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全力打造广元“森林土鸡”品牌,以禽产品加工业的大发展推进森林畜牧业的大发展,着力建设具有广元区位优势和地域特色的“森林土鸡”资源开发基地和禽产品深加工基地。
5、着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资金实力雄厚、加工能力强的外地龙头企业来我市发展。要鼓励和支持本市畜牧龙头企业收购、兼并中小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伙伴等多种途径,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一批产业“旗舰”,打造出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优品牌和驰名商标,以大企业支撑大产业,以大品牌占领大市场。要大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以高科技创造高效益,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构建技术研发机制,注重引进、消化和吸收关键技术,运用高新技术和使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企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格局。要以新理念开创新境界,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和学习交流,努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培育一批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
6、大力宣传实施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扎实抓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广泛宣传,力求家喻户晓。全市畜牧系统行政执法人员要严格执行好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严格依法行政。一要认真落实防疫、检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始终保持一种高压态势。二要全面推行仔猪骟割双免技术和防疫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三要切实搞好春秋两季集中防疫和平时补免补防工作,确保畜禽的免疫注射密度达到国家要求,畜禽病死率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以内。四要继续抓好动物检疫监督工作,认真落实检疫工作“四个到位”,全面加强饲养、屠宰、加工、仓储、运输等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工作。严格坚持产地检疫报检制度,使产地检疫真正落到实处。屠宰检疫要坚决执行“到点检疫、有宰必检、随宰随检、该检的项目必检”,严格落实现场同步检疫。全面做好查证验物和车辆装前卸后的消毒工作,确保病害动物不出户、不进入流通环节、不上市、不上老百姓餐桌。五要坚持异地引种申报审批制度,严把引种关,确保引种质量,严防外疫传入疫情。六要强化省际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和动物产地检疫报检点的管理,规范执法行为,严防公路“三乱”现象发生。七要全面落实种禽场驻场兽医资格认证和准入制、备案制的防疫工作机制,确保全市种畜场安全。八要健全应急机制和物资贮备制度,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7、强化投入品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以宣传贯彻《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牧法》和《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为重点,切实改善畜禽养殖环境,强化畜牧生产投入品的管理。一要进一步规范专业市场监管。坚持集中开展兽药饲料市场专项整顿和日常监督有机结合,坚决查处经营使用违禁违规兽药、饲料行为,有效净化投入品市场。二要建立规模养殖、小区和园区养殖投入品监测机制。三要实行畜禽产品和动物疫病定期监测制度,重点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违禁违规药物残留监测工作,提高保障畜牧产业安全和畜产品安全的预警预测能力,确保畜产品安全,促进畜产品外销。
8、推进种养结合发展模式,努力发展循环经济
继续坚持“立草为业、种草养畜、种养配套”的工作思路,种植优质牧草3万亩、饲用玉米30万亩,青贮氨化秸秆饲料12万吨,将畜牧生产与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有机结合,通过抓畜牧产业布局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粮—经—饲”三元种植模式、“畜—沼—粮(菜、果、草、料)”草畜配套、种养配套的现代畜牧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畜禽生产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9、切实加大工作力度 ,努力抓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认真贯彻国务院[2005]15号、省政府[2006]17号和市政府[2006]39号文件精神,积极加强与市编制、人事、劳动、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全力推进我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10、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着力提高发展能力
一要围绕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和行业目标,加大对市、县、乡畜牧队伍的培训教育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畜牧工作队伍。二要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三个转变”,深入开展领导班子创“四好”活动,切实增强引领畜牧产业的发展能力。三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管理责任制、环境保护责任制、重大疫病防制责任制,确保产业安全和人民安康。四要深化防检疫队伍行风整顿,巩固治理公路“三乱”成果,维护产加销秩序。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五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推进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改进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加强督查督办,搞好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