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肉鸡产业,如何转型升级?(领导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27  浏览次数:169
核心提示:  当前,山东省的肉鸡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近几年肉鸡的整体行情普遍不好,最近价格更是处于低谷。下面我想立足

  当前,山东省的肉鸡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近几年肉鸡的整体行情普遍不好,最近价格更是处于低谷。下面我想立足山东的实际,围绕着肉鸡产业转型升级谈三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正确认识当前肉鸡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形势

  山东肉鸡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目前已成为全国肉鸡生产出口第一大省,在产业化运营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总体上来讲,目前我们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困境和挑战。

  站在全国层面,从有利的方面来看,山东肉鸡产业的发展优势和立足点或者说产业基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比较强的产能优势。据行业统计,2014年全省鸡肉产量386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全省肉鸡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涌现出了多个肉鸡生产的大市,规模饲养比重95%,规模化饲养比重85%。

  第二,体系优势。良种繁育体系比较健全,全省建立地方家禽保种场11个,有祖代肉种鸡场3家,存栏量占全国的30%,有父母代种鸡场251家,除了满足山东省自己的需要外,1/5还供往省外。同时商品生产规模大,年出栏100万只以上的肉鸡场160家,屠宰加工能力强,有规模以上的肉鸡屠宰企业149家,屠宰量居全国首位。

  第三,组织化优势。山东肉鸡养殖与国际紧密对接,从业者在龙头企业带动下,通过各种形式参与组织化生产,像亚太中慧、新希望六和等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农场等订单式合同生产模式不断发展,像青岛九联、诸城外贸等实现了种鸡、商品鸡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一体化的生产模式。

  第四,生产效率的优势。山东的肉鸡生产欧洲指数从“十一五”末的26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300以上,个别企业达到了380以上,料肉比更是降到了1.6∶1以下。同时,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第五,外相化优势。山东肉鸡除了满足本省需要外,大部分销往国内外,出口品种涉及鲜冷、冷冻,也有附加值高的熟食品,销售区域遍布世界各地。
  同时我们要看到,在新形势、新常态下,山东的肉鸡产业发展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主要有三大挑战:

  第一,资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紧。表现在:
  
  一是,土地资源供应紧张、用地成本急剧攀升。二是粮食和饲料原料资源不足,对耗粮为主的肉鸡业发展限制越来越紧。三是从业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后备人员不足。四是部分区域、养殖规模大、密度高、布局不合理。

  第二,产业波动或者说产业动荡日趋频繁。一是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偏弱,周期性的价格波动对行业的冲击较大。二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弱,比如禽流感、速生鸡等事件对行业遭受重创,恢复周期比较漫长。三是生产的稳定性差,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现象依然存在。四是疫病防控难度加大,系统性、大面积爆发的疫情隐患依然存在。五是祖代鸡引种的总量过大,肉鸡生产总体上供大于求。

  第三,终端社会消费挖掘不深。白羽肉鸡是山东省肉鸡养殖的主导品种和优势产业,但是目前还没有根据消费习惯和膳食需求,开发出适合广大农村和城市居民消费的特色产品,不利于扩大消费,对鸡肉吃的方式方法研究普及不到位,影响了家庭消费,对白羽肉鸡及其产品的安全性、营养价值宣传不到位,公众对其产品不甚了解,以致产生误解,制约了大众消费。

  二、肉鸡产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和重点任务

  当前肉鸡产业要想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实现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惟一的出路只能是行业、产业要自我发展、自我拯救,任何外界的力量会起作用,但是主要靠我们自己。下一步,新常态下肉鸡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肉鸡产业的转型升级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也就是我们的切入点是什么呢?主要有五个大的方面,我在这里提出来,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第一,在种鸡体系建设方面转型升级。一是做大做强做优种鸡生产,科学控制种源的引进,根据市场需求、产能需求、消费需求,确定从国外引种的数量,避免过度引种、盲目引种。二是积极推进自主品牌的培育。利用山东自有的地方品种,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品牌的自主培育。三是加强垂直传播疫病的净化,特别是在原种场、祖代场积极开展垂直传播疫病净化,提高品种质量。

  第二,在产业提质增效方面转型升级。一是积极推进精深加工,借鉴国内外食品加工企业的有益经验,结合市场需求,加快鸡肉产品的精深加工,培育以鸡肉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快餐食品、保健食品、功能性产品来满足社会消费需求。二是加快综合利用,借鉴青岛九联、诸城外贸等公司的经验,开展功能营养产品的开发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特色性食品,推进综合利用增值。三是加大品牌创建,白羽肉鸡要重点从公共安全品牌、有机绿色品牌创建上实现突破,地方品种像莱芜黑鸡、汶上芦花鸡、鲁西斗鸡等地方鸡要融入文化元素、生态元素,重点从高端特色品牌和文化品牌上开辟新空间。

  第三,在持续发展方面转型升级。一是积极推进清洁生产,通过改进饲养方式、改进饲料配方,开发和利用先进技术来解决清洁生产问题。二是加快农牧循环。通过养殖业和种植业的有机结合,解决发展肉鸡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三是积极推进配套设施的升级,通过加快畜牧设备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来满足肉鸡产业的发展需求。

  第四,在疫病风险防控方面必须下大力气。一是建立有效的防控屏障,特别是大型龙头企业要发挥自身技术和资金优势,加快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带动更大范围内生物安全隔离区的形成,采取联防联控模式,形成区域化综合性的疫病防控屏障和净化体系,在全省多个区域建成阻断病原传播的真空地带和绝缘层。二是强化疫病防控技术的支撑。根据当前肉鸡疫病防控形势的现实需要,积极开展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三是加强活禽市场的管理。

  第五,高度重视畜产品特别是肉鸡产品的质量安全。一是推进标准化生产。按照农业部的要求,积极推进畜禽养殖的标准化。二是推进认证体系建设工作。特别是生产加工企业,积极开展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快无公害产品认证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创造品牌打下基础。三是要做好安全生产管控,完善落实养殖场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坚决执行停药期、休药期规定,坚决禁用违禁药物和添加物,病死鸡要严格做无害化处理,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控制和科学的疫病防控手段,减少疫病对产品的影响。

  三、强化肉鸡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保障

  第一,完善产业的组织支撑。一是创新生产组织模式,二是创新生产合作方式。通过完善和创新组织模式与组织方式,使肉鸡产业的组织体系日益完善和健全。

  第二,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一方面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围绕着良种培育、饲养管理、投入品生产、疫病防控、产品深加工开展关键技术的创新集成。二是创新科技体制机制,融合各方面的科研资源,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推广相结合的科技研发创新推广体系,龙头企业要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各类肉鸡产业技术联盟,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三是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加强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力度,推广肉鸡养殖精细化管理、疫病防控、生物安全控制等技术。

  第三,加强产业服务支撑。这方面包括信息化服务、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通过信息化、公益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行业组织的作用,使整个肉鸡产业的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第四,拓展市场消费支撑。肉鸡产业两年来一直处于低谷,很重要的方面是社会消费、大众消费、集团消费萎靡不振。为什么萎靡不振?原因是多方面的。下一步我们想在拓展市场消费方面做些工作。有三个方面需要着重抓一下:

  一是准确分析和把握当前全国、全省的消费需求。
  
  一定要科学把握市场需求量,这是合理确定生产规模、控制产能的重要因素。对国内市场,由于我们和西方饮食文化、消费习惯的差异,不能简单地用西方人的胃乘以我们中国人的嘴,来计算对肉鸡产品的需求。西方人吃鸡主要是白羽鸡,而且主要吃胴体部分,中国人除了吃胴体之外,其他的副产品,我们都很喜欢吃。所以,在特定的时期内,国内对鸡产品需求是多少、需求什么样的品种,一定要认真地研究和把握。通过对行业的研究和把握,及时把握消费需求导向。

  二是积极宣传引导社会消费。由于传统消费习惯影响,加上消费者对肉鸡特别是白羽肉鸡产品缺乏客观正确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鸡产品的消费,制约了产业的发展,肉鸡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一定要联合起来共同开展肉鸡产业、肉鸡产品的宣传、推介,普及肉鸡的有关知识。

  三是积极开拓多元化的消费市场。针对国内外不同的消费群体,不同地域的消费习惯,要研究开发适合国内外市场的肉鸡产品,比如说快餐食品、即食产品、休闲产品、各种调味品等。通过产品的深入开发,来满足国内外对肉鸡产品的消费需求。
请收藏或分享到到朋友圈

  兽药宝是兽药行业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致欢迎您的关注!为您提供兽药行业热点分析,热点政策解读和技术指导等服务!
▕ 微信账号:eshouyao
▕ 主编微信:shouyaobao
▕ 投稿信箱:625108331@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