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蛋鸡养殖,遭遇哪些发展瓶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27  浏览次数:159
核心提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禽蛋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其生产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业界认为  我国农村蛋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禽蛋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其生产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业界认为——

  我国农村蛋鸡养殖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到现在,大部分蛋鸡养殖仍是一家一户分散式饲养。这种养殖模式曾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却遇到了瓶颈,疫病流行难控制、药物残留较严重、鸡蛋品质下降、养殖效益下滑。

  烈性传染病始终是悬剑

  目前,养殖户普遍重视治疗而轻视预防。饲养管理也不科学,有时在治疗和预防疾病时,不加诊断而盲目长期使用药物。直接导致生产性能的下降,减少了经济收入,增加了生产成本。

  部分养殖户将预混料当做“调味品”,用量太少;也有部分养殖户将添加剂视为“万能药”,盲目增加添加量。同时,滥用添加剂和药物残留也产生了一些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一些农户还存在着多种经营的误区,受小农经济思想影响,从饲料、后备鸡培育到蛋鸡饲养基本上全包揽,万事不求人。有些农户还养鸭、养鹅、养猪、养牛,办成了家庭动物园,导致防疫难度加大。由于行业科技进步相对较慢,烈性传染病对我国蛋鸡生产构成巨大威胁。

  行业无序发展将走入死胡同

  我国农户养鸡的鸡舍大部分不正规,笼具简单,尤其饮水设施更为简陋。基本无环境控制设备,生活环境差,养鸡设施简陋。粪污处理设施简单,一些农户不注意环境保护,病死鸡和鸡粪随处扔,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这样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利益,可持续发展无从谈起。

  庭院经济无门槛。资料显示,占我国蛋鸡总饲养量75%以上的商品蛋鸡群体由存栏规模不足2000只的饲养场组成。由于规模过小,生产也无可执行的标准,需要行业自律。

  蛋鸡生产仍处于低水平

  农户养鸡成本增加,而鸡蛋价格上升幅度小。养殖户的利润降低了,农民养鸡的积极性并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我国蛋鸡饲养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不小。而这种差距主要来自于我们对养殖生产中的一些认识上的偏差。

  我国的蛋鸡生产仍处于较低水平,其主要原因就是农户养鸡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的深加工水平不高,品牌化程度低,缺乏销售渠道。
请收藏或分享到到朋友圈

  兽药宝是兽药行业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致欢迎您的关注!为您提供兽药行业热点分析,热点政策解读和技术指导等服务!
▕ 微信账号:eshouyao
▕ 主编微信:shouyaobao
▕ 投稿信箱:625108331@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