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莱西市各级以实现“两个确保”(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和建设全省畜牧强市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积极开展畜禽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畜牧兽医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到年底,全市存栏奶牛8.72万头,同比增长1.9%。出栏生猪82万头、肉鸡900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2.4%和11.8%;肉、蛋、奶总产量达到62.1万吨,同比增长12.7%;畜牧业增加值12.1亿元,同比增长9.5%。主要体现在“四个进一步”:
一、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结合当前动物疫病新特点,重点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实施无缝隙监管。及时将新建养殖场、养殖大户列入监管范围,避免出现监管空白区域,做到了监管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了无缝隙监管。二是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管理。制定出台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明确了村级防疫员职责范围,严格绩效考核责任制。三是搞好强制免疫。先后于春秋两季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4种重大动物疫病进行了集中强制免疫。省畜牧办公室、青岛市畜牧兽医局于春秋两季对莱西市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进行了检查,对我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养殖小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突出抓了环保型、生态型养殖基地建设。一方面,鼓励镇、村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今年共新建养殖小区88处,其中奶牛养殖小区35处,生猪养殖小区22处,肉鸡养殖小区21处。绝大部分新建养殖小区配套建设了沼气池、粪便发酵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开展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8月6日,省畜牧办将《莱西市走生态之路 大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转发到全省各地市,在全省推广了莱西市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了养禽场粪污处理发酵池建设。在10处重点养禽场开展了粪污发酵处理设施建设活动,到5月底,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通过了青岛市畜牧兽医局的检查验收。
三、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了兽药、饲料管理和质量监察专项治理活动,加大对兽药、饲料质量抽检,加强对畜禽生产企业用药、用料监管,保障了畜禽养殖户用药、用料安全,从源头上保证了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加强屠宰检疫,完善动物检疫员派驻制度,有力地维护了莱西市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正常秩序,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去年9月份,万福牌鲜冻分割猪肉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10月25日,作为全国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第二次现场会检查现场,莱西市准备的4个备检点得到了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四、投入品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兽药、饲料管理工作思路,创新管理模式,实行“两图一卡”网络化动态管理,从加强兽药、饲料生产和经营监管入手,突出整合执法力量,提高了全市兽药、饲料管理工作水平。7月24日,青岛市畜牧兽医局组织在莱西市召开了实施兽药监管责任网络化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广了莱西市的做法。8月5日,莱西市代表青岛市、山东省迎接国家对兽药管理工作检查,农业部兽药监察所所长于康震对莱西市的兽药管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莱西市畜牧局:官坐城 王方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