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兽药新闻 » 正文

兽药研发 路向何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1-18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71
研发,摆在国内兽药企业面前的一柄双刃剑。

       一方面,“研发是企业的核心问题”,这一观点已经逐渐被绝大多数的兽药企业所接受,“研发、技术水平能走多远,企业就能走多远,行业就能走多远”,这一结论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响应。

  另一方面,研发又是一个令兽药企业非常头痛的问题,研发资金不足是国内兽药企业面临的普遍现象:环顾业内,目前真正有实力,能投入资金和人力进行自主研发的企业屈指可数,国内的兽药企业在研发能力、资金实力、技术人员队伍等方面,与国外企业差距巨大。

        据资料显示,美国辉瑞公司一年用在动保产业上的研发资金高达3-4亿美元。与其相比,国内兽药企业的研发投入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同时,来自北京中关村的统计显示,国内中小企业做自主研发的失败率高达70%,按照年产值5亿元以下的标准界定,国内的兽药企业无疑都属于这一范畴。

       北京伟嘉集团总裁廖峰认为,中小企业走自主研发基本上没戏,兽药行业早期曾经做过自主研发的几乎都遭遇失败。

  兽药企业研发的导向在哪里?

       农业部兽医局药政药械处秦德超处长表示,简单地说就是要贴近市场。但目前在企业和科研单位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科研单位出的是论文,企业需要的是产品。

  显然,企业不是为了研发而研发,在兽药产业面临转型和调整的重要时期,企业应该如何确立和调整新市场战略下的自主研发战略、研发机制和研发模式?

        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新的环境下继续生存发展。

       业内人士针对国内兽药产品的研发问题,也是各抒己见。现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李旭东

        天津瑞普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设想中国的兽药企业研发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低水平的自主研发阶段。在2005年以前很多企业都在仿制,不客气地讲有些企业就是在瞎搞;第二个是合作开发阶段。目前我们需要借用国外先进的技术、资本以及国内一些优秀的科研院校的成果与企业进行有效的结合;第三个阶段,在中国企业的自身实力获得长足发展之后,不排除国内的优秀企业像国际企业一样,走向一个更高层次的自主研发。



    孙进忠

        惠中集团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理解的自主研发不是自己干,可以和大学联合,和国外机构联合,只要能拿到自己的知识产权就是自主研发。自我封闭的自主研发速度太慢,水平也不高,我认为应该在自主研发为主的基础上进行联合,大部分资源要掌握在自己手上,自主研发拿的证书都是自己的,但是在研发的过程中可以跟大学和国内外机构合作。

  在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出研究经费,成果属于企业,这是自主研发的一种思路。



    贾德强

        青岛康地恩实业有限公司副总裁



         我的观点是研发一定要把成本降低。就我们现在的研发水平,想在三五年时间内,或者说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出一个非常高水平的产品,能给企业带来利润,能给养殖户降低成本,在短期内实现这个目标是不太现实的。



    陈健雄

        广东腾骏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从一个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我觉得所有兽药的研发都必须要有它的实用性,如果研发出来的产品不能被使用者接受,这种跟市场不对称的研发等于是空谈。我们需要的是紧贴市场的研发,提供市场上最需要的产品。



    胡竑邠

       北京九州互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研发战略。兽药企业的出路有三个方向,第一是技术创新型,第二是生产加工型,第三是营销导向型。技术创新型企业需要注重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型企业的研发应该理解为降低成本,营销导向型企业的重点应该在于快速多变,适合于市场的迫切需要,增加服务的价值。

  如果不管企业自身特点,大家都做创新型的研发,投入巨大,这是行不通的。从研发的方式和策略上来讲,我个人认为企业独立研发是非常危险的,竞争可能从研发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无谓的竞争是资源的浪费,是行业的损失。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