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国务院召开“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总结电视电话会议”,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合肥分会场参加了会议。据了解,合肥市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有10项指标完成了100%的目标。
据了解,截至去年11月底,我市专项整治各项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全市农贸批发市场已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使用违禁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问题基本解决,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已经杜绝生产、销售和使用。全市319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了生产许可证,250家食品小作坊100%签订了质量安全承诺书,建立了回收食品登记销毁等制度,有证、有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和加工点100%建立了电子监管档案,无证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得到有力查处、打击和取缔。县城以上4530家食品市场、超市100%建立了进货索证索票制度,乡镇、街道、社区6784家食杂店100%建立了食品进货台账制度,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县城以上城市小食杂店、小摊店无照经营问题得到彻底解决。7518家食堂及市区(含县城)餐饮经营单位100%建立了进货验证和索票制度,解决了市区(含县城)餐饮单位、食品摊点无证照经营问题。县城以上城市进点屠宰率达到100%,乡镇达到95%以上,市区(含县城)7242家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同时,我市还完成了药品注册现场核查专项工作,建成了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基本解决了挂靠经营、超方式和超范围经营药品等问题,对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有效的药品广告进行了打击和取缔。178家10类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了质量档案,308家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100%建立了质量档案,基本解决了无证生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