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蛋鸡产业:变革见证未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31  浏览次数:156
核心提示:作为名副其实的蛋鸡生产大国,长期以来养殖方式却以万只以下的中小规模养殖为主,小规模、大群体的产业特征突出。其发展过程中存

作为名副其实的蛋鸡生产大国,长期以来养殖方式却以万只以下的中小规模养殖为主,“小规模、大群体”的产业特征突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能过剩、育雏能力偏弱、深加工能力不强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何使蛋鸡产业平稳地过渡到良种化、专业化、设施化和市场化,是业界关注的重大问题。

2013年“H7N9事件”的冲击导致蛋鸡存栏量下滑,供应短缺累积的风险在2014年得到全面爆发;美国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后,中国宣布自2015年1月9日起暂停进口所有美国禽类、禽类产品及蛋类产品;今年上半年鸡蛋价格的持续下跌,养殖户对后市信心不足,补栏积极性下降……

一系列事件让很多人直呼“蛋鸡产业这是怎么了?”然而,在长期从事动物遗传育种新技术及家禽生产技术体系研究的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杨宁看来,这些事件虽不在预料之中,但却在应对策略中有考虑。

杨宁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国以占有世界21%左右的人口,生产并消费世界40%左右的鸡蛋,人均鸡蛋消费水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作为名副其实的蛋鸡生产大国,长期以来养殖方式却以万只以下的中小规模养殖为主,“小规模、大群体”的产业特征突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能过剩、育雏能力偏弱、深加工能力不强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何使蛋鸡产业平稳地过渡到良种化、专业化、设施化和市场化,是业界关注的重大问题。

产业波浪式发展

养殖蛋鸡多年的薛静桂有这样的感觉,“今年上半年效益比往年同期略有下降。”薛静桂经营的是养鸡合作社,目前拥有1万多只鸡的规模。

而薛静桂的“感觉”也正是杨宁他们所预料到的。“经过对企业、市场调研和分析,一般认为蛋鸡养殖业的效益起落周期为3年左右。根据监测数据,预计2015年蛋鸡养殖效益将下降。”杨宁表示。

虽然2014年蛋鸡产能下降,导致鸡蛋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但全年蛋鸡产业生产效益良好,鸡蛋和淘汰鸡价格处于历史高水平,尤其8月份鸡蛋价格创历史新高为10.71元/kg。”杨宁说。

据了解,2014年商品蛋鸡养殖利润超过30元/只,蛋鸡业也成为畜牧行业中效益最好的一个产业。

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俊勋分析,由于2014年蛋鸡产业的高收益调动了蛋鸡养殖的积极性,造成了今年前5个月产蛋鸡存栏和鸡蛋产量上升。

根据农业部畜牧业司对全国100个蛋鸡养殖县的监测数据,5月份产蛋鸡存栏1491.43万只,环比增加1.2%,同比增加8.9%。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