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拓宽肉鸡产业发展链的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31  浏览次数:352
核心提示:1肉鸡发展取得成效自2008年起,宿豫区委区政府高度发展肉鸡产业,把肉鸡产业作为强农富民首要产业,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项目建

1肉鸡发展取得成效

自2008年起,宿豫区委区政府高度发展肉鸡产业,把肉鸡产业作为强农富民首要产业,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政策扶持为保障,通过龙头带动、市场拉动、品牌助推、科技引领、金融支持,加快完善肉鸡产业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形成集种鸡孵化、苗鸡生产、商品鸡饲养、无害化处理、有机肥料生产、屠宰加工、熟食加工、产品包装、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体系。规模肉鸡养殖场的建设是该产业的重要基础资源,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扶持,近几年来,区级财政累计投入9 600万元支持发展规模肉鸡生产。宿豫区肉鸡产业发展迅速,年出栏量从2007年不足1 000万羽,到2012年肉鸡年出栏量达到6 800万羽,现已成为江苏省肉鸡产业大区。

2制约因素

2.1合作组织带动不强

现有的肉鸡养殖合作社只是简单的股份合作组织,合作社作为联社成员较少,且运行机制不够完善,联社成员责任感不强,没有真正意义上联合,严格意义上还不能算是产业化经营的载体,在生产中不能真正发挥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保障农民利益、产业化服务的作用。

2.2饲养肉鸡品种单一

全区养殖的都是白羽肉鸡,品种构成相对单一;加工以大分割件为主,难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有限。

2.3产业集聚效应不够成熟

产业链中饲料、疫苗和药品,物流配送等环节尚未配备完全,产品的市场渠道依赖少数企业的带动,资源、企业、人才、资金等集聚效应不够成熟,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何谈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2.4产业辐射效应不够明显

宿豫肉鸡产业的发展大都依靠龙头企业和规模养殖场的带动,农户自发参与积极性不高,还没有完成走出传统产业经营模式。

2.5品牌效应不强

虽有龙头企业拉动,但缺少象肯德基、麦当劳那样有影响的世界品牌,没有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食品。

3拓宽致富渠道

3.1农业招商重点在肉鸡产业化和延伸产业链条上求突破

继续把农业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第一要务,紧紧国围绕肉鸡产业发展的关键点抓招商,优化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化水平。积极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落户,切实做到“引进一个项目,培育一个龙头,带动一方农民,致富一方百姓”。

3.2引导相关产业参与,完善联社机构,实现共同富

裕龙头企业或经纪人牵头组建,具备独立的管理机构,动员规模肉鸡养殖场、屠宰加工、种鸡孵化、熟食加工、饲料加工、兽药生物制品生产厂家、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积极参与,合作成员多元化,组织养殖户生产、技术培训、产品营销,提供信息咨询和生产资料服务,开展资金互帮服务。鼓励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股份合作关系,农户以村或组为单位通过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向企业参股,形成 “互惠互利、配套联动”的经济共同体,实现共同参与,多方共赢。

3.3实施科技战略引领肉鸡产业长足发展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是引领产业发展、保持产业持久生命力的法宝。当前肉鸡市场竞争激烈,必须以科技发展促进宿豫区肉鸡产业的升级,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良种繁育、饲料加工、饲养技术和标准、防疫防控、产品精深加工、节能减排等一系列环节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培育独具特色、迎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技术,打造肉鸡产业科技的孵化中心。

3.4打好产业集聚这张牌

产业集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对于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做强做大产业、加速农民致富乃至提高区域竞争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项目实施、资金支持、优惠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打造优良的产业集聚环境,引进各类人才资源,吸引知名的企业入驻,有效配置种禽孵化、肉鸡养殖、饲料加工、生物制品、物流、废弃物处理等相关产业,建立和完善产业链,发展专业化程度高、技术创新强、富有竞争力的肉鸡产业。

3.5实施品牌战略

推进农业品牌化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农产品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功能性食品以及特色加工产品等,推进产品的品牌化,实现质量优势和效益优势的转变。

3.6完善疫病防疫体系保障肉鸡产业健康发展

加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兽医部门在疫情测报、诊断、防疫监督管理和兽药监察等方面的硬件设施和工作条件。区农业主管部门牵头,组建由区兽医专家领衔、乡镇兽医部门为主、企业和农户参与的疫病防控体系,建立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防疫监督、兽药质量与残留监控、防疫技术支撑等系统,保障肉鸡产业的安全。

3.7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实现共同富裕

完善肉鸡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共同富裕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宿豫肉鸡产业加强企业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企业与农户的紧密合作关系,发展高品质“企业+联社+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养殖模式;促进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通过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多形式、多层次带动农民致富,使农民成为真正的产业发展的受益者。据统计分析,全区5 000 m²以上规模肉鸡养殖场140多个,从事饲养管理人员2 800人,从事肉鸡产业的经纪人200多人,装卸工400多人。肉鸡屠宰加工属密集型产业,落户宿豫区中粮肉食(宿迁)有限公司和江苏益客食品有限公司投资的屠宰加工线三条,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1.5亿羽,就业人数达到6 000人,由肉鸡产业链形成饲料、兽药、熟食、包装、运输、物流等相关的产业,就业人员达到2 000多人。综上所述,就业总人数达到11 500人,按人均年收入36 000元,年实现用工总收入达到4.14亿元。每个鸡场平均流转土地3.33 hm²,流转土地总亩数达到473.33 hm²,平均每亩土地流转费用800元,年增加土地收入568万元;年向村级缴纳帮办费用2万元/场,可增加村级收入284万元。由此可见,由肉鸡产业链拉动地方经济直接收入达到4.225亿元,可实现年人均增收880.25元,有力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