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变态反应性疾病。布病是急性传染病,也是职业病,兽医为病畜接生极易感染。此外,剥牛羊皮、剪打羊毛、挤乳、切病毒肉、屠宰病畜、儿童玩羊等均可受染,病菌从接触处的破损皮肤进入人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常可由皮肤、黏膜感染细菌。进食染菌的生乳、乳制品和未煮沸病畜肉类时,病菌可自消化道进入体内。此外,病菌也可通过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和性器官黏膜而发生感染。《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其为乙类传染病,可引起动物流产、不孕,病人出现发热、多汗、疼痛(主要是大关节、肌肉最为明显)、乏力等症状。目前对布病采取的是动态监测和净化为主的防控措施,通过监测发现染疫动物并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效降低布病传播的风险。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家畜“两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的传入发生,进一步促进我县畜牧业健康发展,根据杭州市畜牧兽医局《关于开展2015年度家畜“两病”监测工作的通知》(杭畜发〔2015〕18号)文件要求,结合2015年度省、市、县主要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计划安排,近期,桐庐县积极组织开展了家畜“两病”监测工作。本次监测对象包括全县10家规模羊场,1家种猪场,共抽检家畜血样330份,检测结果均呈阴性。
今后,我们要继续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管场”制度,严把养殖准入关,严格种畜跨省检疫审批制度,督促养殖场户执行家畜调运备案登记制度和调入后的隔离饲养,确认调入家畜健康后才能混群饲养,督促指导养殖场主动做好羊场封闭式饲养管理,落实清洁、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综合防控等措施,确保我县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保障我县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