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格洛斯特城市的一家养猪场(名称为:Alexander and Angell Farms)采用一个简单的称重系统重新调整了饲喂系统,从而缩短了育肥期。
我们知道,在养禽业当中,每次转移鸡群都会对每只鸡进行测量和称重,而养猪业也可以从中获得启发。上述的养猪场为此决定:每次将380头母猪转移到育肥舍时都要仔细测量每个批次的母猪体重。
这套称量系统通过每周测量体重,帮助农场管理高层找到了他们的管理漏洞,也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到一项管理决策是如何对猪的生产性能和农场运营能力产生影响的。
Alexander and Angell Farms的农场经理Sophie Hope说,“我们5年前就考虑到,如果不做这个测量工作,那么很难提高生产能力,于是就引进了这套称量系统。”该项目获得了BPEX(英国养猪委员会)颁发的创新基金——BPEX创新基金鼓励农民尝试和开发新的想法。
实际上,这套系统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采用“三段饲养工艺流程”的猪场中,只有当转移猪群时才需要进行测量工作——只需经过两次转群。
第一次是猪只8周龄时从保育舍转移到生长育成舍,第二次则是在12-13周龄时转移到育肥舍。转群时,拖车上会放置一组移动称重垫。一旦记录好重量,就可以把猪群卸下来了。
Sophie Hope指出,“不管如何我们都是要转群的,而现在我们只是在称重系统上进行并记录下体重而已。整个过程只需要在转移每批猪时多花上几分钟”,把同一批次的猪聚集在一起,就可以一次性对整个猪栏内的猪称重了。
收集到的数据会记录在中央电脑里,而中央电脑里面的数据每个星期都会有专人进行检查和分析。此后,这些信息就可作为判断季度性能水平的关键指标了,这将有助于猪场人员更好地分析农场情况。
据Sophie Hope介绍,通过每周定期审阅对数据的分析信息,我们可以看出猪场内是否有明显的异常情况,从而及时修正。
随着时间的积累,通过反复的检查和审阅信息,我们就能明显察觉到猪场成绩因此带来的改善。例如,我们经常使用不同的父系进行试验,并用这些数据来比较出不同的遗传性能。
定期称重可以让猪场适时调整饲喂系统,使猪场提供的日粮更适合猪的生长需求。
“能够得到不同日龄猪只的体重信息是非常好的,可以确保猪只拥有良好的生长曲线。”Sophie Hope说,“要达到相应的日龄是很简单的,但是每头猪只的生长要求又是各不相同的。”
这套系统最关键的好处就是可以让猪场随时调整教槽料,以确保获得最大的生长速度。“就我们猪场而言,我们有1种断奶期日粮、1种生长期日粮,以及3种育肥日粮,有了这个称重系统并作出分析,我们就可以评估这些日粮是否适宜。”
Sophie Hope介绍称,“虽然我们很难量化对猪群称重这个举措到底带来了多大帮助,但是,自从安装了这个称重系统,我们发现,猪群育肥期整整缩短了一周以上。”
“由于此前我们在种猪基因上已经取得了进展,所以很难区分出这个称量系统带来的具体变化,但不管如何,这套系统都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猪群的不同生长阶段,这是非常珍贵的资料。如果我们能够测量出来,我们至少能定个目标。但是,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这样养猪就很盲目了。”
在Alexander and Angell农场,猪只在断奶到育成期间的平均日增重为750克,而商品猪则可以达到787克。达100kg出栏的日龄一般为21.6周,而在2010年,当时还没安装这套称重系统,则需22.5周才能达到100kg。Sophie Hope说,“我们期待通过管理使猪群整体度更高,从而将日增重提高到近800克。”
“因为我们每一批次都会进行称重,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哪个批次的猪性能更好、为什么更好,是由于时间的原因还是母猪胎次的原因,或者是其他原因。”
这套系统还能够帮助快速检查一个管理决策的结果,这也有助于推动农场的工作人员实现农场的工作目标。
“使用这套系统时,需要确保产房管理员和其他员工都可共享这些称重数据和分析结果,了解了每周的称重数据和季度关键性能指标,可以给他们在管理上提供更多方向。”
那么,接下来,我们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呢?
Sophie Hope说,虽然这种称重系统可能不适合所有农场,但是寻找一种方法来收集养猪数据是无价的。
“采用漏缝地板的猪场可以用这套称重系统,将称重系统安置在猪栏里即可,猪可以在称重系统上面走。但我们也发现,这套系统很难在采用垫料的猪舍中起作用。但不管如何,这套系统对我们在做饲料和遗传选择时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