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种猪育种处处受限于国外,在“重引种、轻选育”思路下,我国种猪企业始终没找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作为种猪企业而言,他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自主育种,简单的国外种猪与国内配选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需求,国内种猪企业亟需通过育种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海祥欣禽畜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雪峻在参加2015中国种猪营销峰会上大声呼吁,因为他对我国育种现状和企业生存问题表示了深深地担忧。
“2011年,整个中国的种猪企业规模已经达到七千多家,2015年已超过10000家。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大浪淘沙,能够生存下来的可能就是100家左右规模,每家种猪企业都应该思考如何才能使自己存活下来”,韩雪峻认为,增强种猪企业的核心育种能力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是大企业内部育种。大型企业具备足够的规模和团队人员,可以做到自主内部育种。
第二是区域联合育种。具备相似育种环境区域内的企业可以强强联合,合作育种,建立共享资源数据库。
第三是与国外联合,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共享他们本身的产品体系。
韩雪峻最后总结,种猪企业要实现转型与突围,一定要结合中国本土环境、资源、气候、育种环境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作共享核心数据,强强联合,实现优势资源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