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为期4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只剩下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距离在广东召开的全国第三次现场会的日期仅有不到10天的时间。顺德的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是记者在昨日召开的顺德区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再动员大会上获悉的。
3个多月以来,顺德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食品、重点产品、流通领域食品、药品、猪肉质量、进出口产品质量、餐饮消费等领域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极大地震慑和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制假售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为了迎接全国第三次现场会的检查,顺德区区长李亚娟对下阶段的整治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部门努力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地区联动的综合执法强大合力。区农业局要继续开展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执法检查。区质监局要继续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坚决取缔违法生产加工企业,严格食品市场准入;整治产品质量不稳定的中小企业,对存在质量隐患的产品加大监督抽查力度。重点开展对食品小作坊的质量整顿。
李亚娟还要求区工商局继续开展食品质量定向监测、跟踪监测,查处销售无证食品和无检验报告销售经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重点对农副产品和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以及小商店、小食杂店、小摊点等进行整治。区卫生局要继续开展餐饮经营单位卫生许可证清查,对餐饮业和学校饭堂的食品原料使用进行专项检查,检查餐饮单位的餐具消毒情况,重点整治小型餐饮业、学校食堂、工厂饭堂。
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继续抓好药品注册现场核查专项工作,建立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解决挂靠经营、超方式和超范围经营药品问题,禁止并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重点整治高风险品种的生产、经营企业。区经济贸易局要严格猪肉市场准入,强化定点屠宰企业的肉制品品质检验制度,推进动物疫病标识追溯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重点整治手工屠宰场(点)、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和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要继续清查出口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原料基地,加强对进出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强化高风险敏感产品的进出口检验监管,严厉打击出口食品逃检行为,重点整治有过违反检验检疫法律法规行为、遭受国外通报和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国内外媒体曝光过的收发货人、出口生产企业和代理报检单位。
“重拳出击”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这次专项整治行动中,顺德七个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分别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食品、重点产品、流通领域食品、药品、猪肉质量、进出口产品质量、餐饮消费等方面“重拳出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质监局: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
从9月份开始,顺德区质监局率先开展了15类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产品质量以及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区率先刮起了“整治风暴”。
目前,14类产品生产企业828家已经100%建立质量档案。完成普查建档正常生产食品企业和小作坊340家;153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655家10类消费品生产企业建立质量档案率达100%。为全面掌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的基本情况,质监局分镇街、分区域对食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进行了拉网式的普查摸底,并和80家小作坊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为了加大整治力度,质监局采取了抓“软”创“硬”。建立完善企业质量档案是整治行动持续有效的“软件”。目前,网上录入的档案信息已有823条,建立国家《10类重点消费品生产企业质量档案》670个,网上输入电子档案670个;创“硬”,就是创造条件增加专项整治的“硬件”,近日成立了基层质量协管员队伍,在各镇的村居委、工业科技园和各行业商会中聘用一批“生力军”———基层质量协管员,让这些熟悉企业情况的基层质量协管员协助监管,促使质量监管工作深入到基层每一个监管盲区。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源头保证药品质量
在这次专项整治行动中,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总动员,全面采取“层层落实,全员参与,分片包干,拉网检查”的方式开展专项整治,确保彻底清查辖区内无证售药售械的违法行为,不留死角、盲区。
3个多月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大良、容桂、乐从、北滘、伦教等10个镇街的旅游景点、车站、码头、广场、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的商场、士多店、商店、保健行等进行了地毯式检查,对无证经营药品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完成了对辖区内676家药品零售企业(含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门店)的日常监督检查,并对303家药店进行GSP跟踪检查,对全区药店的检查覆盖面达到100%。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深入开展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工作。严格标准和程序,对注射剂等高风险药品的原料来源、试制与研究原始记录、研究工作涉及的仪器设备、试验动物、样品试制量和研究全过程的真实性、规范性、完整性进行严格核查,确保药品来源明确,工艺可行,质量可靠,从源头上保证药品质量,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卫生局:标本兼治整顿餐饮市场
11月份,顺德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进入深化推进阶段。目前全区食堂和县级以上餐饮单位共有1554家,专项整治以来,上述单位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建立率已达100%。县级以上所有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卫生局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将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督、监督执法与指导服务有机结合,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扶持和指导企业升级、创“A级”工作。同时,深入基层采取疏堵结合、分类管理的模式,对无证经营餐饮单位进行清理,通过宣传发动、检查整改和清理整顿,引导食品经营和餐饮单位守法经营,让无证单位自觉办证。
经贸局:开展定点生猪屠宰场整治
今年以来,区经贸局已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60人次,检查受检单位96家,并未发现有私屠滥宰现象。近期,区经贸局召集了顺德13家定点生猪(牛)屠宰场的负责人,参加了佛山市经贸局召开的佛山市生猪屠宰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提高了各屠宰场对这次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同时,顺德区经贸局针对顺德的实际情况,组织召开了顺德定点屠宰场工作会议,继续加大整治完善工作,并根据佛山市经贸局的整改要求,逐项与各屠宰场分析对照,对不合格的地方提出整改建议。同时,顺德区经贸局领导还听取了各屠宰场专项整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协调解决,并与各屠宰场签订《佛山市屠宰专项整治工作屠宰企业承诺书》,向屠宰企业发放资料、制度牌和新台账。同期,顺德区经贸局还对顺德区内的酒类产品质量也进行了检查。
工商局: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食品安全责任大于天”,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以来,顺德工商局成立了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并着手对辖区内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情况进行了清查摸底,全系统共出动3045人(次),检查了7927家商品经营户和2525个(次)市场,整治重点区域90处,组织全系统开展整顿食品市场、清理无照经营、打击假冒伪劣食品、查处违法广告等专项行动24次,共查处涉及食品违法案件66宗,其中无照经营食品案件50宗、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11宗、医疗药品、食品广告违法案件5宗。
其中,根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要求,工商局结合中秋、国庆节日市场整治工作,对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区域进行了专项整治。同时,工商局还加大了对外宣传力度,编印了1.2万册《食品安全法规和制度》,并组织十个镇街的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目前,顺德工商局层层落实稳步推进,落实建立了食品索票索证和猪肉市场定点屠宰;落实建立了进货台账登记制度,并开展联合整治行动、清理无照经营,另外,还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农业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顺德区农业局结合顺德实际情况,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农资投入品的使用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查监督、落实生猪定点屠宰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行动,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因农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其中,自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区农业局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不定期的全面抽检工作,确保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同时,组织执法人员对区内所有的兽药经营企业开展拉网式检查,重点清查各类禁用或假伪劣兽药。还组织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学习,进一步规范顺德区兽药经营与动物诊疗管理工作。另外,区农业局还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力度,从生产源头抓起,确保市场准入工作顺利开展,加强了农产品生产源头整顿。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还积极配合区经贸部门,落实生猪定点屠宰,确保出场肉品质量。
检验检疫局:100%捍卫“顺德制造”
近日,顺德检验检疫局开展食品安全与工作质量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实现对顺德非法进口肉类、水果、废物等货物实行100%退回;对顺德备案种养殖场、注册食品加工企业100%进行清查;对顺德出口食品运输包装100%加贴检验检疫标识,有力地捍卫“顺德制造”。
与此同时,结合中国产品在国外被召回的情况,顺德检验检疫局组成专家组分析顺德出口产品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进行专门的研究和排查,开展专项检测和帮扶,有效地消除“顺德制造”存在的质量隐患,有力地维护“顺德制造”
的声誉,捍卫了“中国制造”。顺德检验检疫局还利用电子监管切实解决专项整治行动中存在的问题,电子监管运行批次达到3.5万批次,电子监管产品涵盖了食品、农产品、机电产品、轻纺产品等产品类型,确立3个电子监管样板企业,进行电子监管全面质量管理研究。同时,还实现电子监管系统日常监管定期提示,自动生成日常监管电子档案,并在检务科设立“电子监管窗口”,让电子监管企业享受VIP服务。
从数字看成绩
截至11月16日,顺德圆满完成了“12个100%”的整治目标,即全区9家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安全监测;80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00%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153家食品生产企业100%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26家食品批发、集贸市场和10家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9721家乡镇、街道、社区食杂店100%建立进货台账制度;1566家食堂和餐饮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13家生猪屠宰企业实现100%进点屠宰;全区县级以上城市市场、超市、集体食堂和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655家家用电器等10类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产品的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非法进口的肉类、水果和废物100%退货或销毁;40个出口食品原料基地100%得到清查;出口食品运输包装100%加贴了检验检疫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