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淘汰落后产能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对于生猪产业,产能淘汰是不得不执行的做法,而且直至目前依然在持续。但是这种淘汰不是一味的淘汰某一部分产能,而是生猪养殖业应适度调整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其实生猪产能的过剩完全是由于2007那几年猪价的暴涨引起的,过高的盈利水平吸引了大量的养猪人,甚至是多数大资本也来投资养猪,由此可见产能不可能不过剩。所以说调整生猪生产能力和调整生猪养殖结构十分必要。不能一味的淘汰小养殖户,也不能一味发展规模化,到目前为止实现完全的规模化还不是时候,所以折中是个不错的方法。
从生猪产能角度来看,2014年12月我国生猪存栏4.2亿头,能繁母猪存栏已经跌破4300万头的水平,能繁母猪存栏量减少,导致生猪供应过剩的局面会逐步缓解,也预示着2015年下半年存栏量将会出现增长。调整生猪养殖结构方面,需指导养殖户理性存栏结构,避免集中出栏。对于养殖户来说,需要创新发展思路,优化养殖结构,提升猪场生产、管理、经营水平,适时淘汰繁殖目标不高和产次分布不健康及跛脚等不良母猪,提高母猪群繁殖力,优化猪群结构。同时,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来健全养猪业体系,通过改革创新和科技创新来促进养猪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