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准确把握畜牧业生产态势,研究分析当前生猪生产情况,根据省畜牧局要求,五月下旬我站组织二个调查组,对三区一县进行抽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抽样调查情况。
此次共调查七个乡镇113户(金安区卅铺镇、沛东乡,裕安区固镇、独山镇,叶集区茶棚村,寿县安丰、炎刘镇)。据统计,调查育肥猪专业户36户,调查母猪专业户15户,调查散养农户51户,调查生猪运销专业户11户。育肥猪专业户现存栏4533头,去年同期存栏4671头,同比下降3%;育肥猪专业户现出栏2910头,去年同期出栏3047头,同比下降4.5%;散养农户现存栏545头,去年同期存栏632头,同比下降13.8%;散养农户现出栏349头,去年同期出栏383头,同比下降8.9%;母猪专业户现存栏447头,去年同期存栏404头,同比增长10.6%(增长大多为后备母猪);生猪外调平均下降45.6%。
二、生猪生产及市场基本情况。
二00六年末全市生猪存栏160万头,出栏349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2.74万头。今年1-5月份生猪存栏165万头,出栏120万头,母猪存栏17万头,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6%、5%和增长5%(后备母猪增长)。今年4月初以来,我市生猪(猪肉)市场价格节节攀升。目前定点屠宰场(西商食品有限公司)白肉批发价涨至8元/斤,市场猪坐臀肉为10元/斤,猪排12元/铮Φ凹鄹瘢贾旨Φ埃?.6元/斤,出栏肥猪为6元/斤,仔猪市场价为6.5元/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50%和60%,均为多年来市价新高。由于价高利厚,规模养猪户补栏积极性较高,但担心“猪高热病”的再次发生,加之仔猪价格高,直接影响了补栏数量。
三、猪源紧缺,猪价攀高的原因。
1.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农户家庭散养猪明显减少。霍邱县新店镇十里村有农户650户,养猪50头。舒城县调查农户平均每20户养猪不足1头,同比减少近50%。叶集镇区办瓦房一个村散养猪仅20头,绳铺村还不到20头。
2.2006年下半年以来的生猪“高热病”的影响,母猪存栏减少,导致今年以来仔猪紧缺。
3.养猪的比较效益低,市场行情波动大,风险高。
4.主要饲料原料玉米价格上涨,造成饲料成本加大。玉米占饲料成份的60%以上,其价格决定了饲料成本,据测算,目前的玉米价格为0.85元/斤,与去年同期0.65元/斤相比增长30%,现饲养的猪每增重一斤,需增加成本0.6元。
5.规模养猪的增长总量明显小于农户家庭养猪的减少数量,直接导致今年以来育肥猪市场供应紧缺,肉价持续走高。
6.养猪生产要求技术性强,投入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疫病风险加剧,一般养殖户不敢盲目投入养猪业。
四、生猪生产调查的启示和建议。
1.对良种母猪养殖户给予必要的扶持和补贴,尤其是在猪价暴跌时给予保种补贴,确保必要的育肥猪源;
2.尽量减少生猪运销加工环节的收费,平稳市场肉价;
3.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促进畜禽加工业的发展;
4.开展技术培训,严格要求所有养猪场全面开展科学化、程序化防疫,对猪蓝耳病等严重危害生产的疫病实行免费提供疫苗;
5.加强生猪市场监管和检疫监督力度,严防染疫生猪上市,切实保护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6.强化畜牧兽医执法力度,规范饲料、兽药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打击非法经销兽用生物制品行为,切实保护畜牧业的发展;
7.猪价的上升有利于优化城乡居民的餐桌结构,拉动鸡、鸭、鹅、鱼等多种动物性蛋白源的良性增长,有效防范单一养殖品种快速增减给养殖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8.猪价的上升有利于淘汰散放散养旧的生产方式,加快养猪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