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国家出台收储之策 可缓解猪业一时之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17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22

国家发改委公告称,5月底猪粮比为5 .87。而在养猪大省四川,上周猪肉价格与粮价之比降到4.99比1,远远低于盈亏平衡点。

数据显示:2009年5月27日,中国内地平均生猪价格为9.59元/公斤,较1月初下跌29.5%,养猪产业已经无法获得利润。

年初,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设定了6:1的猪粮比价的生产盈亏平衡点。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我国多年经验数据测算,当猪粮比价高于6:1时,养猪是盈利的;但低于这一比例则出现亏损。

在猪肉收储方面,我国启动了政府收储和商业收储两条渠道。一些食品加工业将参与商业储备的行动中来。有企业表示,目前较低的猪肉价格,能够让生产经营的企业主动参与收储,未来形势趋好时再适时投放一部分进入市场。

但是政策的愿望,遏制不住市场趔趄的步伐。

市场的同步反应是:猪肉价格在6月10日开始微量上涨;至今天为止,猪粮比价已连续5周低于6∶1。分析者认为,政策框架下的收储计划,短时间无法立即遏制缩小猪粮价格比的巨大剪刀差,但可以给排队入市的成猪市场喘口气儿的机会,但不能奢望猪粮比迅速回升。

国家此次行动,是根据2009年初国家实行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规定,当猪粮比低于6时,启动三级响应,增加政府冻肉储备的。

据相关资料显示:今年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由1月的5010万头降至4月4922万头,占生猪存栏总量比例也由2月 的11.18%下降至4月的10.82%。但4922万头存栏量仍高于国家调控目标(能繁母猪存栏4100万头)。

国家收储的实施,将稳定生猪养殖户心理,有效遏制“杀跌”现象。一个可以预测的缓和数据是,5月中旬后备母猪存栏量较2008年2月底减少13 .8%,预示09年下半年经后备母猪转化而成的能繁母猪数量也将趋于减少。

业内人士认为:在连续十五个月下跌之后,2009年6月到10月将是猪价的谷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