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畜牧产业是我市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对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海林市委、市政府在今年年初,提出了建设畜牧强市发展奋斗目标。下面就怎样发展畜牧产业,建设畜牧强市做如下探讨,仅供参考。
1发展畜牧产业的重要意义
1.1发展畜牧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和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畜牧业与种植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发展畜牧业对种植业乃至整个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和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一是利用粮食(秸秆)养畜过腹转化,实现种植业再次增位,增加种粮的效益。二是饲草、饲料作物单产高、耐干旱、播种期弹性大、产量高,有利于发展避灾农业。三是发展畜牧业,使粮食和饲草(秸秆)过腹还田,既可以改善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保墒能力,又可以促进粮食(秸秆)、饲草持续增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1.2发展畜牧产业,是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共9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约4万人。畜牧业及其加工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
业,是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部分城镇下岗职工就业的重要途径。畜牧业是效益较高的产业。据测算,出栏1头猪的盈利相当于种植1亩粮食的年盈利,饲养1头奶牛的年盈
利相当于种植两公顷粮食盈利水平。可以说,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1.3发展畜牧产业,是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畜牧业的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大畜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带动食品、饲料、毛纺、皮革、制药、牧机、餐饮等行业及流通服务业的发展。现在,全市有畜禽产品加工企业11家,年产值1500万元;饲料加工企业4家,年产值1200万元,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在流通领域,全市有畜产品交易市场11个,饲料经营企业47家,畜产品流通市场日趋活跃。尽管如此,畜牧业带动相关产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抓好了,畜牧业一定会在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我市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5%,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以及农民的富民产业。但我市的畜牧业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产业结构和布局还不够合理,组织化程度还较低,市场竞争力还不强,抵御风险能力还很弱。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要把我市建设成为畜牧强市,必须不断的提高畜牧经济运行质量,推进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
3建设畜牧强市的对策
3.1要不断提高现代畜牧经济发展水平要把发展畜牧经济放在突出位置,重点扶持,优先发展。要做到政府搭台,广大农民唱戏、涉农部门支持,畜牧行业指导,不断提高现代畜牧经济发展水平。
3.2要不断提高畜牧产业化水平一是重点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和扶植一批体制新、规模大、起点高、外向型的产业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技术改
造和设备引进,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创立名牌产品。二是加强基地建设。扶持和引导畜禽饲养向优势区集中,逐步实现畜牧业生产区域化。鼓励兴建大规模、现代化饲养企业和示范
园区。三是进一步搞活畜产品流通。
3.3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一是继续建设畜禽良种工程。力争实现由畜禽良种调入市向调出市转变。二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科技素质。要充分利用科普之冬、科技大集、农家金钥匙、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广大农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三是积极利用科技信息,努力实现信息共享,为广大养殖户创造一个宽松的科技
信息交流平台。四是加强先进技术推广。组织科技人户工程,重点推广品种改良技术、品种选育技术、秸秆利用技术、畜牧小区规模化生产技术、防疫技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
等先进技术。
3.4要切实加大畜禽疫病防控力度一是搞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推进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手段,建立健全物质储备制度,加强应急预备队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二是切实加强免疫工作,按照免疫规程规定的时间常年开展免疫,确保易感动物常年处于有效保护状态。三是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提高预警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四是认真做好检疫工作。对屠宰的动物,宰前必须严格查验检疫合格证明,不得屠宰无检疫证明或证物不符的动物。五是切实做好外引动物强化免疫和隔离检疫,防止调运动物引发疫情。六是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疑似疫情必须按规定程序上报,本着“早、快、严”的原则采取坚决果断措施扑灭疫情,防止扩散蔓延。七是积极探索村外畜牧小区和中小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管理制度和疫病防控思路,提高防疫工作质量。八是进
一步加强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完善监督执法体系,优化执法队伍,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运输、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监管,特别要加强城市超市和农贸市场畜产品防疫监管,切实规范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
3.5要不断提高现代畜牧经济的服务水平一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各级畜牧部门要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引导不参与、支持不干预、服务不包办”和“谁有能力谁牵头、谁能办好谁去办”的原则,重点支持龙头企业领办、大户领办,抓好典型示范,边规范、边发展边提高。二是进一步完善产业化运行机制。产业化是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有效形式,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化运行机制。要加强部门协调,积极支持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
3.6要加强领导,营造环境,为建设畜牧强市提供有力保障加快发展畜牧业,使之成为我市农业的主导产业,是新时期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对此,各级党委、政府要抓住机遇,狠抓落实,努力营造畜牧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建设畜牧强市提供有力保障。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畜牧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部署,明确发展目标
和任务,毫不动摇地抓好落实,务求实效。二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增强畜牧业发展的后劲。加大投入是畜牧业发展的前提,各级政府要加快调整农业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支农资金比例,并适当向畜牧业倾斜,重点用于支持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龙头企业发展、生产基地和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加强政策和法制建设,营造畜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规范畜产品流通秩序,打击各种
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要加大对畜牧工作的宣传力度,宣传部门要把建设畜牧强市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形成上下同心,共谋建设畜牧强市发展大计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