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兽药新闻 » 正文

从改变中药外包装做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6-12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314
毋庸讳言,人与人的交往,在互不认识和了解的情况下,往往会以貌取人。我国有句俗话叫“人要衣装,马要鞍”,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与人的交往是如此,产品的销售也是如此。我国很多产品虽然质量不错,但由于不注重包装,结果在“初出茅庐”走出国门时,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不畅,即使卖出去,也是一流产品卖了三流的价格。好在现在我们有企业懂得了包装的重要性,开始在产品包装上下功夫。

    可是不知为什么,我国的中药产品至今仍不重视自己的外观形象,仍然保持着几千年前的老样子。具体的表现,一是许多中药进入药房后存在摆放散、乱的现象。不难发现,在药房里装中药的器具都很简陋,无遮无拦。放置中药也很随便,想放在桌子上,就放在桌子上;想放在地上,就放在地上。在药房里,随处堆码中药的现象比比皆是。二是药房里的工作人员接了患者的药方,也不洗手,就随意用手抓中药,放进秤里称量。三是除了中成药外,中药至今没有包装,药房工作人员给患者拣中药,就用一张纸把拣好的中药包起来递给患者了事。四是中药至今没有药品说明书,如何服用,全靠医生的嘴说。因此,中药给人一种不卫生、很悬的感觉。你说,这样的药品能让那些对中药不了解的外国人放心吗?

    所以笔者认为,不注重中药外观形象的做法,应引起企业和管理部门的重视。要使中药走出国门,首先应该从中药的外观形象抓起。怎么抓?一是要把原料药和饮片严格区分开来。虽然说,中药既可以作为原料,又可以作为饮片,既是原始产品,又是终端产品,但不能合二为一,原料和饮片始终不分。二是作为饮片使用的中药,可以借鉴西药的做法,进行密封包装,在包装上印制使用说明。三是对于药品的剂量,可借鉴人民币分成一元、二元、五元的办法,在生产的过程中,分成“一、二、五”等以克为单位的小包装。这样,在患者持药方到中药房拿药的时候,就可以避免药房人员用秤称、用手抓的做法,而且还可以减轻药房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患者排长队等候,节省时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