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莱西市从国内外市场需要出发,加快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畜禽养殖种类方面,加快了食草、节粮、高效型畜禽发展,在过去蛋鸡、生猪的基础上,突出发展了良种瘦肉型生猪、肉食鸡、奶牛等,并迅速发展成为畜牧业乃至整个农村经济的3大主导产业。
(一)良种瘦肉型猪生产步伐加快。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全市推广应用了瘦肉型猪杂交改良技术,引进世界优良的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与当地黑猪进行杂交,生产二、三元杂交商品猪,猪肉品质不断提高。到1990年,全市瘦肉型猪出栏量达到15万头,占出栏生猪总量的57%。近几年,我市又先后引进推广了英国的PIC五元杂交配套系良种猪和荷兰的托佩克配套系良种瘦肉型猪,建设了良种猪繁育场。2007年,全市出栏生猪82.6万头,被确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二)肉食鸡生产迅速壮大。我市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肉鸡生产。1990年,全市出栏肉鸡3.87万只。90年代中期,随着青岛九联集团、青岛正大公司等肉鸡宰杀加工企业相继在我市建立肉鸡生产基地,我市的肉鸡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肉鸡出栏量成倍增长,1995年达到886.7万只,2007年达到8510万只。肉鸡产业迅速发展成为畜牧业的一大主导产业。2002年,九联集团引进世界先进的工厂化肉鸡养殖技术,创立了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合作组织为载体,以现代化养殖农场为第一车间的崭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即“九联模式”。山东省委、省政府和青岛市的主要领导先后作了重要批示,在全省和青岛市推广“九联模式”,中央办公厅也以“参阅件”的形式,在全国进行了推广。近几年来,我市积极推广这一模式,现已建设现代化肉鸡饲养场48处,年出栏标准化肉鸡6000多万只。我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标准化肉鸡养殖、加工和出口创汇基地。
(三)奶牛生产实现质的飞跃。1994年以来,我市依托雀巢(青岛)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奶业生产,奶牛生产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劣到优和由弱到强的转变,已发展成为全省存栏奶牛最多的县级市和全国重要的奶制品生产基地,奶业生产成为我市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主导产业。2007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8.72万头,是1994年的10.1倍;年牛奶总产量达到27万吨,是1994年的56.6倍。奶牛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到2007年,全市共有奶牛养殖场(小区)440处,其中,存栏30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场3处,100头以上的12处,50头以上的46处,5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大户6000多个,存栏5头以上的场(户)奶牛存栏量占总量的比例达到90%以上。先后引进建设了青岛雀巢有限公司等6个乳品加工企业,年加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25万吨。通过发展奶业生产,年增加农民收入3亿元,增加财政收入5000多万元。(莱西市畜牧局 官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