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营销管理 » 经营管理 » 正文

三国人物告诉我们的真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8  来源:南京惠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410
核心提示:  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经济经历了缓慢而不平衡的复苏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态势晦暗不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成为世界经

  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经济经历了缓慢而不平衡的复苏——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态势晦暗不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世界经济潮流的催化力量正在悄然的发生转化。伴随着强劲的增长,新兴经济体或将成为大量溢出资金的流向地,并在其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对其资产价格和物价形成长期压力,推动了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作为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的代表,中国正面临着通胀压力的严峻形势。在我国通胀压力巨大的当下,食品行业是通胀贡献率的主力之一。在过去的2010年,“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涨价热词轮番的刺激着国人的“食觉”神经。但是,曾经一直是食品涨价风向标的“肉类”,却没有在2010年的“涨声一片中”。甚至,其2010年通胀贡献率为负增长。不过,在全国面临通胀压力的大环境下,肉类食品在2011年同样的面临着涨价的压力。并且,价格的上涨预期压力很严重。
  
  但是,我们在面临通胀涨价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咒骂”,一味的“声讨”。在面对危机和机会的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眼光看问题,坚持以科学的方式来发展。2011年的肉类食品业亦是如此,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我们要坚持以科学的眼光看问题
  
  在2010年,“蒜你狠”、“姜你军”和“豆你玩”的凶猛,很多人认为是“热钱”炒作所导致的。包括饮料、奶粉等涨价也被人们“顺其自然”的将其原因归咎于“热钱”炒作。我们不能否认,“溢出资金”进入市场是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但是,我们也不能片面的认为价格的上涨仅仅是“热钱”的炒作。
  
  所以,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和分析2011年肉类价格可能上涨的原因——
  
  一.生产成本增加所带来的涨价压力
  
  ——饲料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上涨:2010年,猪、鸡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和豆粕价格上涨,拉高了猪肉、鸡肉成本20%左右;2011年,为确保为确保粮食有效供给,无论是提高最低收购价,还是从国际市场进口补差,或是提高粮食生产的人工工资,都将推动粮价上涨,进而传导到下游的肉类产品价格。其他如土地、能源、水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也会传导到肉价中来。
  
  ——劳动工资增加:2010年食品工业的用工荒已经成为生产供应收紧的重要原因。虽然许多企业争相提高工资待遇,仍然难以招到足够的操作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造成食品工业用工难的主因,一方面是由于种地能赚钱、土地出租价格提高、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民获得拆迁补偿款等,农民减少了外出打工;另一方面,是由于食品企业用工需求明显增加。在劳动力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企业员工流动性呈现出现加大趋势,使人力资源成本不断上升,成为推动肉价持续上涨的重要因素。
  
  ——防疫减灾支出加大:近一段时间,国内及周边国家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疫病此伏彼起,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对畜禽养殖业生产影响很大。为加强防疫减灾,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各地相关投入都将不断增大,进入畜禽原料的生产成本中去。
  
  二.市场需求拉动所带来的价格压力
  
  目前,我国人均GDP刚刚超过3000美元,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国内个人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81年的52.5%下降到2009年的35.1%。城乡居民的肉消费量还没有达到台湾地区人均70公斤的水平,增长潜力很大。特别是农民的肉类消费,还有较大增长的空间。据资料显示,2010年全国肉类产量达到7850万吨,禽蛋产量276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6%和1.5%,但人均肉类占有量仍低于2005年人均59.2公斤的水平。牛羊肉供应一直偏紧。客观的说,我国肉类市场供求处于有限平衡的状态。随着我过人口总量的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特别是个人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渐进提高,对肉类食品的市场需求必将持续扩大,从而拉动肉价的上涨。
  
  三.投机资金的搅动所带来的价格压力
  
  在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趋紧的趋势下,社会资金转向炒作农产品而非投资实业,使粮价、肉价不再是单纯的商品价格,而正在成为金融产品的价格。许多基金和投资银行进行的投机活动,可能成为粮价、肉价进一步上涨的动因。
  
  以上的三方面是2011年肉类食品可能涨价的主要原因。其中,被人们所“看重”的“热钱”,相对其他生产重要要素所带来的价格上涨作用力而言,其不应该被认定为涨价的“最主因”。相反的,溢出资金进入市场,只要引导得当,它还能为我国肉类食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相应贡献。
  
  抓住利好政策机遇,有效缓解行业压力
  
  针对当前形势的特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宏观调控的重点放在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物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动力。这对我国肉类食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肉类产业结构调整:中央已经明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从肉类产业来看,国家将继续实施整合生猪产业链的财政专项,大力推进养殖、屠宰、加工和流通等环节的紧密衔接,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肉产品市场的稳定供应。为增强对肉类市场的调控能力,将加大适时、适地收储力度,进一步扩大肉类存储设备的规模、品种和规格,或必要时增加对中低收入者的补贴。
  
  ——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热钱”有效引导: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国家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的引导、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更好的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由于肉类食品加工是与“三农”紧密相连的实体经济领域,90%属于中小企业,在成本不断上升、物价严格受控的情况下利润相当微薄。2011年如果能将被称为“热钱”的社会资金更多的导入肉类食品业,支持肉类食品行业养殖、机械制造等实体经济发展,对于我国在“十二五”时期逐步培育并形成一个健康的财富积累和增长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改变民生为己任,以科学的方式来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之一。肉类食品不仅对于物价的稳定影响较大,而且历来是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肉类食品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对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行业要坚持以科学的方式来发展,为国家保障及改善民生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加强行业自律及监管,保障食品安全。在2010年间,假鸡蛋、加蜂蜜、假豆腐等食品造假现象层出不穷。肉类食品业也没能幸免,注水羊肉、假羊肉卷等等注水掺水掺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说明,我国肉类食品行业,还存在着生产者缺乏自律、相关部门缺乏标准和监管的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肉类食品市场的秩序,打击了国人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产生了阻碍。所以,在2011年行业内及相关部门必须把食品安全重视起来,加强市场监管、食品安全监管,作为产品生产者更是要增强自律。避免此类现象的日益加剧,为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增添有效力量。
  
  ——除了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我国肉类食品业在肉类供应能力、产业结构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这与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要求不相符,亟待改变。那么行业改怎么去改变呢?以下的几点需要肉类食品行业内的企业努力。
  
  1.坚持依托农牧业,反哺农牧业,强化产业基础。
  
  按照“工业反哺农业”的要求,以“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经营”的理念和模式改造传统农牧业,加快传统分散饲养方式向现代集约饲养方式转变,建立固定的畜禽原料生产基地,实现肉类加工工业和农牧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和产业转型,确保肉类生产原料的有效供给。
  
  2.坚持市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确保质量安全。
  
  根据国内外市场对肉类食品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建立统一、规范的肉类食品安全技术标准体系、检测检验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建立以确保肉类产品质量安全、防范失信风险为核心的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开发名特优新产品,改善肉类品种质量,努力创建优势品牌,引导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3.坚持科技进步,加快改造升级,增强竞争能力。
  
三国告诉我们的真理

1.刘备的经历告诉我们:集团总裁,完全可以从摆地摊做起。

2.诸葛亮的经历告诉我们:进私企,其实比进国企更有发展空间。

3.吕布的经历告诉我们:频繁的跳槽,直接导致没老板敢录用你。

4.庞统的经历告诉我们:长得太丑,可能会影响你的应聘效果。

5.马谡的经历告诉我们:专业课学得再牛B,工作时基本用不上。

6.杨修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职场上,总搞得比领导高明,你会死得很惨。

7.甘宁的经历告诉我们:有不良前科,不影响你考公务员。英雄不问来路。

8.袁绍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市场自由竞争,国企未必干得过私企。

9.曹操的经历告诉我们:想在市场上大有作为,必先高举国家政策。

10.关羽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便你是MBA(工商管理硕士),一时营销失误,可能让你输给一个跨专业的。

11.夏侯惇的经历告诉我们:自残,的确很有威慑力。碰到这种二球,哥也怕。

12.蒋干的经历告诉我们:证券市场上,庄家放出的利好,一般都是为了套你。

13.公孙瓒的经历告诉我们:擅泳者必呛水,玩火者必自焚;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14.大小乔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才有钱又长得帅的男人,一般没法陪你到最后。

15.刘禅的经历告诉我们:大型企业被兼并,高层管理者肯定会关注员工的心理动态。

16.姜维的经历告诉我们:双学历,有时比考研更具竞争力。

17.黄月英的经历告诉我们: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18.刘表的经历告诉我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再牛B,一旦死了,就会有人睡你的老婆,花你的钱,打你的娃。

19.赵云的经历告诉我们:个人实力再强,若只想着高薪,结果只有一个:有职业,没事业。

20.司马家族的经历告诉我们:为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

21. 孔融的经历告诉我们:让梨是一种美德,也是一场做秀,是从小就策划好为自身提高知名度的一种做法。紧记:出名要趁早。

22. 张飞的下场告诉我们:要善待员工,若是长期压制奴役,必将得到报复,即使不报复也会导致集体罢工或跳槽。

23. 于吉的经历告诉我们:神鬼可以不信,但不可以不敬。

24. 黄忠的经历告诉我们:年龄并不是问题,关健是要有实力。千万别小瞧老员工,有时候会干的比年轻人更出色。

25. 刘禅的经历告诉我们:富二代自己没有本事,即使有再牛的职业经理人也难免被兼并的命运。

26. 二乔的经历告诉我们:嫁人别只顾对方有权有势,一心嫁入豪门,但未必就有好的结果。

27. 曹植的经历告诉我们:职场有时没有兄弟,只有利益!

28. 周公瑾的经历告诉我们:遇到和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时,要沉得住气,扬长避短。不要把个人的成败输赢盖过了大局的利益!

29. 曹嵩的经历告诉我们:儿子亲没亲生并不重要,关健在于有没有潜质,只要是人才花再多钱培养也是值得的。

30. 三顾茅庐告诉我们:一个人有没文凭工作经验并没有关系,主要是会懂得推销自己,自我炒作提高知名度,到时候自然有人提款上门高薪聘请,同时别忘了耍耍大牌,更能提高身价。

31. 董卓的下场告诉我们:儿子是不能乱认的,尤其是有前科的,更何况自己是大款,为得家产甘当孙子的都有。

32. 孟德的经历告诉我们:企业要做大做强,就是要不断地收购兼并,打压个体工商户!

33. 陈宫的经历告诉我们:老板找好员工难,好员工想找一个好老板值得为他卖命的更难。

34. 魏延的经历告诉我们:跳槽不能太盲目,尤其是被老板的得力助手看不顺眼,这种公司没有发展前途,与其继续做下去不如再次跳槽。

35. 关羽的下场告诉我们:搞好人际关系至关重要,不能看不起别人,尤其是老板的干儿子或小舅子之类的,哪怕自己跟老板是亲兄弟关系也不能歧视老板看中的人。

36. 袁术的经历告诉我们:冒充国企会死得很惨…

37. 张角的事迹告诉我们:农民企业家,不好做啊……

38. 典韦的事迹告诉我们:当你辛辛苦苦拼命的时候,老板却可能在泡烂妞。

39. 木牛流马告诉我们:先进的机械没备是必须的,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减轻人力资源。

40. 赤兔马的事迹告诉我们:名牌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哪怕是二手的,照样会有人花高价,哪怕是当奢侈品摆在家里,也可以显示出主人家的尊贵富有。

41. 诸葛亮告诉我们:大型企业光靠个人能力是很难突破业绩的,要懂得如何管理、分配、开发下级员工之能量、给予重任,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团队,以防人才短缺。

42. 华佗的经历告诉我们:光有专业技术是不够的,关健是还得经过国家认证,五证齐全,要有经过临床实验,小私人诊所或游医是很难给人安全信任的。

43. 孙权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守业比创业更难。

44. 汉献帝的经历告诉我们:当家族企业被亲戚朋友或外姓人参股,而股份大过自己时,最终肯定是要更换董事长的。

45. 阿蒙的经历告诉我们:在企业如果没本事,要跟就跟有本事的头,这样才能成就吴下阿蒙。

46. 曹操请徐庶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才的恶性竞争是可以不择手段的,哪怕到了自己公司白拿薪水不干活,也不要将他让对手抢了去搞策划,影响自己的企业前途。

47. 诸葛叔侄告诉我们:与其在同一家公司吃同一锅饭,不如各自在一家公司。

48. 王允告诉我们:不管多大型多么有实力的企业,只有存在有私人利益的人员,给予挑拔分化,都是可以把它整垮的。

49. 刘表和刘璋的结局告诉我们:当企业做到小有成就时,忽然有一个自称是亲戚或朋友的要进来合股投资或来打工的,都要戒备以防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会转收送人。

51. 袁氏兄弟企业告诉我们:家族企业更应该合睦、和气、团结,不该搞分裂、解体,否则会导制没落。

52. 孙尚香的下场告诉我们:当自己老公跟自己娘家的企业进行恶性竞争冲突时,不管站在哪边都是很为难的事情。

53. 貂婵的经历告诉我们:傍什么样的男人都无所谓,不管老少美丑,最主要的是要有实力。

54. 董卓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分公司做副总,不如在总公司做经理。

55. 马超的经历告诉我们:自己没能力单干时,不如找一个英明的老板跟着他干。

56. 郭嘉的经历告诉我们:红颜薄命不如天妒英才。

57. 华雄含泪告诉我们:千万别把关公错听成公关,混淆视听,犯低级错误,以致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58. 黄盖告诉我们:挨打也是一门学问,关健是在于演技,演的越像得到的报酎越高,同时还有机会升职。

59. 官渡之战告诉我们:剑拔弩张下的对峙,很可能就是对手在为击败你而在寻找新的思路。警匪战就是好的例子!

60. 三国的战士告诉我们:没有钱权,永远只是一棋子,任人摆布宰杀,只有勇于就义才能改变命运。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