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GMP最重要的核心是“防止差错、防止交叉污染”。大多数药物质量事故都与“差错”或“交叉污染”有关。
回想一下,在我们的实际生产中,是否出现过“差错”和“交叉污染”?回答是肯定的。我在以前的工作中就曾经历过许多次。举例如下:
1、一批鸡胚细胞悬液制备好后,根本不贴壁,查证后,原来是配错了营养液;
2、配苗时错将污染苗配进,造成整批污染;
3、鸡马立克氏病疫苗中混有新城疫病毒,全月产品报废,原因是净化厂房中生产马立克疫苗和新城疫疫苗的两个单元共用了一套空调系统;
4、猪瘟疫苗整批污染,原来是一些器具使用前忘记了灭菌;
5、监察室抽样的H52疫苗测不出效价,原因是包装人员错将猪二联苗贴上了H52的瓶签;
6、马立克稀释液中污染了绿脓杆菌,收到大量投诉,至今未找到原因;
7、一大批未贴签疫苗在库中无法辨认是什么产品,原来是标识弄乱了;
8……
大家可能会回想到更多的事例。而我们目前生产中又有多少可能出现差错和交叉污染的隐患呢?
1、两个班组共用一个冷蛋间会不会出现收错胚的情况,怎样杜绝?r
2、成品库中有没有存在不同批次产品交叉的隐患,有没有措施?
3、包装组有没有包错产品的情况,是什么原因?
4、冻干机中有没有可能混入上一批次的产品?
5、有没有出现过标识不全而无法判定是什么产品或原料?
6、检验组有没有可能抽错了样品?
7、检验用的生理盐水有没有可能配错了?
8……
通读GMP规范,不难发现,大多数条目都是围绕‘防止差错、防止交叉污染’这个核心而制定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产品是否安全。对于上述情况,GMP中均有明确的规定,如不同产品不可在一个单元同时生产;原材料、成品库的各种物品或产品必须有明显的状态标志;包装组有严格的清场要求,不能在同一场所出现两种或两批产品;检验组有严格的抽样规定,确保抽样的准确性,等等。
综合而言,达到杜绝差错和交叉污染的目的是通过以下四项措施实现的:
1、硬件条件;
2、标识管理;
3、复核制度;
4、清场管理。
硬件条件:防止交叉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厂房、设施、设备实现的。GMP厂区在规划时就考虑了减少差错与交叉污染;厂房设计上人员流动与物品流动有严格的路线与通道;在GMP厂房中,各单元相对隔离,使用各自的空调系统;厂房内各种材料、设备、仪器等在选用、安装、验证等环节均有避免差错和交叉污染的要求。
标识管理:标识,也叫状态标志,是对设备、物品、场所的区分。通过标识,任何经过培训的人或未经过培训但通过对照相关文件即能明确清楚状态。举例如下:
1、设备状态:可设 “运行”、“检修”、“备用”、“已清洁”等标识;
2、半成品、成品状态:品名、日期、批号、班组等必不可少,同时还需设“合格”、“不合格”、“待检”标识;
3、卫生状态:可设 “已清洁”、“待清洁”等标识;
4、灭菌状态:可设 “已灭菌”、“待灭菌”等标识;
在状态标志的设计上,有以下的一些要点:
状态标志要清楚,且不易脱落、褪色;状态标志需有不同的颜色,便于区分,如“合格”标识可用绿色,“不合格”标识可用红色,“待检”标识可用黄色。
总之,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合理设计各种标识,这将方便我们的工作,降低差错的概率。
复核制度:我们相信,每一位员工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他们不希望出现差错。但是实际上,任何人都有出现差错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必要的复核制度可以将差错大大降低。一个人出错的概率如果是1%,则通过另一个人的复核则可将差错率降低10倍,达到0.1%,而如果由另一部门的专职复核人员(QA)再次进行复核,差错率将会更低。下面是一些需要进行复核操作工序的举例:
1、种毒的稀释
2、细胞苗配液=
3、稀释液配制
4、无菌检验
5、配苗前半成品的组批
6、成品检验3
7、其他需要计数的环节
8、……
值得一提的是,复核是需要一定规范的程序加以控制,并不是一种形式;一些重要的生产环节(如配苗前半成品的组批),需要质量管理部门的QA参与。
清场管理:清场并不打扫卫生,其核心思想是防止不同产品或同一产品不同规格、批号相互混药。这些混药包括:制苗车间生产的抗原中混入了其他不该有的其他病原;配苗、分装、冻干、轧盖工序前后批药品相混;包装工序前后批药品相混,等等。
一般情况下,有以下三种情况必须进行清场操作:
1、一批次产品生产或包装结束后;
2、更换生产批号、品种及规格前;
3、中途停产,再次开工前。
清场的要求为:
1、前次产品不得遗留在工作场所;p
2、前次生产多余和残留的原辅料、废弃物品须全部清出。
3、前次包装多余和残损的包装材料,清出和处理。
4、前次生产所用的玻璃器皿、橡胶制品、金属器械以及其他相关工具须全部清出
5、使用的设备、仪器内无前次产品的遗留物,并进行清洁、消毒。
6、清洁、消毒工作场所、运输工具及室内器具。
一些容易混药的工序和操作,如配苗、分装、轧盖、贴签、包装、制苗班组更换种毒等,其清场需要质量管理部门QA的认可。
我们将各种‘防止差错、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变成程序,写下来,并在公司内进行统一,让大家都明白,都遵照执行并形成记录,那么,我们就达到GMP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