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营销管理 » 经营管理 » 正文

社会化营销:人人参与的力量(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7-11  来源:中外管理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311

社会化营销:人人参与的力量(上)

中外管理  李源

总第1页:社会化营销——人人参与的力量总第2页:怎能不提杜蕾斯? 总第3页:营销从此不同

社会化营销——人人参与的力量

策划、文/《中外管理》记者 李源 孙春艳 焦晶

6年前,《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文.托夫勒,推出了他的又一巨作《财富的革命》,细细地阐述了“产消合一”的新经济模型:商业者把某些必须提供的服务功能转嫁给消费者——让他们不计报酬地完成某些工作,从而降低运营的成本,并有可能由此生发出新的商业机遇(本刊2007年第一期曾有深度报道)。

在书中,托夫勒将互联网描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自愿项目,它打破了原有的商业等级制度,人们借助网络的平台,深度地参与到每一个商业活动之中。

时至今日,互联网的发展或许已超过这位著名未来学家的想象,“产消合一”不仅成真,而且孕育着无限可能。“社会化营销”不就是最好的例证吗?

社交网络平台的大发展,以及数据挖掘能力的日益成型,移动互联的普及等等,共同推动着社会化营销的启动.“消”第一次与“产”之间取得了直面平视的机会,并运用自己的社交关系参与到“产”的整个营销链条之中,而且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

一时间,似乎每个企业都被裹挟着置身洪流之中,言必提社会化,大大小小的企业蜂拥开设企业官方微博。但是,我们依然需要在潮流面前清醒思索:

社会化营销究竟是什么?它是一时的时髦喧嚣,还是真正的未来趋势?

社会化营销给企业营销链条的各个环节带来了哪些改变?企业顺应如此大势能做些什么?该如何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究竟应建立何种不同以往的新型关系?而这种关系又该如何维系?

社会化营销,你该如何抓住“属于你”的机遇?

(焦晶)

[中国社会化营销“第一”例?]

时至今日,许多人说杜蕾斯官微的成功不可复制。但其最大的借鉴意义仍在:年代变了,你不能够再去漠视消费者的公众影响力。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