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其他 » 正文

穴位注射的操作要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4-20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940
核心提示: 这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既含有中医的针刺穴位,调节动物机体的生理功能,又有西医的药物治疗作用。1.交巢穴注射 用于治
       这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既含有中医的针刺穴位,调节动物机体的生理功能,又有西医的药物治疗作用。

1.交巢穴注射
       用于治疗各种原因的腹泻、麻醉直肠及阴道、减少猪的努责、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用。
交巢穴位于尾巴提起后尾根腹侧面与肛门之间的凹陷的中心点。
注射针头宜长针头,注射前先用酒精消毒,针头与皮肤呈垂直平稳刺入,严防针尖朝上或朝下,朝上则刺到尾椎骨上;朝下则刺入直肠内,不仅使注射无效,还损伤了直肠。注射后消毒。

2.增食穴注射
       用于治疗猪消化不良,食欲不好,厌食。增食穴位于猪耳后方无毛区向下的凹陷内,左右各一穴。往前消毒,针头垂直皮肤刺入约3cm即可。药液用得最多的有:10%葡萄糖液、10%樟脑磺酸钠、新斯的明、复合维生素B等药物。

3.百会穴注射
      用于治疗后肢麻痹、腰胯痛、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百会穴位于腰荐十字部凹陷处,一穴。注射前局部剪毛、消毒,针头垂直刺入3~4cm,注入药液。常用的药有硝酸士的宁、新斯的明、安乃近、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